[实用新型]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8117.1 | 申请日: | 201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居环境 智能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管道天然气、空调、电烤炉的普及,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老百姓生活的更加舒适和便利。但是,由于老百姓缺乏安全使用管道天然气、空调、电烤炉的知识,由此引发的天然气泄漏爆炸、空调病、火灾等事故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因此,这对家居生活环境的安全、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该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通过电子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技术水平高,能够方便的实现家居环境的智能监测及远程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该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能同时监测多个环境物理量,并能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远程监控,给人民群众的家居生活提供了安全、健康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微处理器、语音报警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的气体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语音报警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均与所述的微处理器连接,均由电源模块供电。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STC12C5410AD单片机;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选用LCD12864;所述的以太网接口模块选用网络接口芯片W5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 提高了家居生活的安全系数: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气体采集模块及烟雾采集模块,能实时监测天然气的泄漏及火灾发生,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2)提高了家居生活的健康系数:监测装置还包括湿度采集模块,能实时监测家居环境的湿度变化,及时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适宜的环境湿度,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3)智能化程度高,技术先进:微处理器对环境信息数据的处理采用了信息处理技术,将该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接入以太网,采用了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4)能满足智能家居的控制需求:在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中嵌入以太网接口,能够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远程监控,满足智能家居的需要。5)便于维护和扩展: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有利于系统维护和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微处理器、语音报警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的气体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语音报警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均与所述的微处理器连接,均由电源模块供电。所述的微处理器采用STC12C5410AD单片机;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选用LCD12864;所述的以太网接口模块选用网络接口芯片W5100。
本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用户将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的电源打开后,家居环境智能监测装置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进行家居环境的监测;其中,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气体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不停的采集家居环境物理量,将其转换成数据信号后送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数据,按照预先编写的数据处理程序,结合设置好的各环境物理量阀值,进行运算、判断,然后将数据结果送入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如果数据提示出现天然气泄漏、火灾、温度及湿度不适宜的情况,那么微处理器还将启动语音报警模块工作,根据不同的报警类别,发出不同的报警语音(如:发生火灾,则发出“起火了”;湿度过低,则发出“太干了”等)。另外,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通过按键输入模块设置、修改相应的环境物理量的报警阀值。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以太网发送指令到微处理器,从而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远程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用铝箔生产工艺
- 下一篇:影像片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