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除尘箱以及机房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7175.2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杜会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F24F13/28;F24F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郭振兴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除尘 以及 机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核心机房中的通风除尘箱和机房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核心机房指用于安装各种工艺设备、需要通过大型专用空调设备提供所需适宜工作环境的通信机房。具体包括:交换机房、传输机房、数据机房、电力机房、支撑网机房,以及混合机房,但是,其不包括无线基站机房这类小型机房。
其中,现有的机房中,为保证其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均需配置大量的空调设备,而目前空调设备均是采用制冷剂或水冷方式向机房环境间接提供冷量,这种方式通常会耗费大量的电能。
为了降低各种能耗,适时充分利用室外冷空气是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而要充分利用室外冷空气为机房进行降温其主要的难点是如何将室外冷空气进行过滤以满足机房要求。
其中,现有的通风除尘方案一般采用静电除尘和滤网隔绝方式作为通风系统的除尘装置,其中静电除尘是根据静电带有吸附力原理,将流经箱体内的气体中的细小微粒吸附在内壁上从而达到除尘效果;滤网隔绝方式是通过固定的滤网层,隔离穿透滤网气体中的细小尘埃粒子。
静电除尘有以下缺点:由于静电吸附力较小,体积有所限制,而且需通电进行除尘,仅适合用于风量较小的通风设备作为除尘装置;
固定滤网隔绝除尘有以下缺点:此种装置由于内嵌到通风设备中,维护麻烦,拆洗不方便,过虑效果不佳,清洗滤网工作频次高,维护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设备效果不佳或者适用场景有限的缺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除尘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部的板式过滤网,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安装槽道,所述板式过滤网通过所述安装槽道可抽拉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由于所述通风除尘箱是一个可以活动的箱体,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滤网隔绝方式采用嵌入式安装于通风设备内部,由此导致安装不方便、适用场景有限的缺点,并且,该箱体可以根据现场尺寸大小灵活接入通风设备的进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房通风系统,包括通风设备和通风除尘箱,其中,所述通风设备包括:设于通风除尘箱前方的进风电动风阀和设于通风除尘箱后方的进风通道,在进风通道内部设有离心风机,所述通风除尘箱的箱体接口对接在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并通过螺母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机房通风系统能够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除尘,减少室内尘埃数量,保持室内清洁并且符合提供设备所需的标准环境的自然冷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房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除尘箱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风除尘箱,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内部的板式过滤网2,在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不少于1个的安装槽道7(如图3所示),所述板式过滤网通过所述安装槽道可抽拉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
其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道选取U型槽道,以便于板式过滤网的插入和拉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维护;另外,所述通风除尘箱可以根据现场设计不同的尺寸大小以灵活接入通风设备的进风口,由此,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通风设备内部设固定滤网的缺点,这种分时活动式的设计,通风除尘箱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中。
上述安装槽道7可以直接焊接在所述箱体内部,也可以将所述安装槽道7嵌入在所述箱体的内壁,在此,对安装槽道和箱体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做限定,可以采取任一的方式;并且,优选上述过滤网2选取活性炭过滤网。
现有技术中,考虑到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多是采取单层滤网。
本申请由于采取了单独的通风除尘箱构造,可以在通风除尘箱中设置多层过滤网,其中,在实施例中,所述板式过滤网选取三层过滤网设计,以更好地降低异物和灰尘进入到相应的机房或者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7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蚊沐浴乳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帽帽衬的调节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