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光微生物传感器的恒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730.4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魏胜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光 微生物 传感器 恒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发光微生物传感器的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饮用水急性毒物在线监测是关系人们身心健康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技术。水毒性检测目前所应用的方法为化学分析方法、生物检测方法。化学分析方法耗时长不能用于在线监测。生物检测方法分为鱼类试验、藻类试验、D.magna试验和微生物传感器(Microtox)法,前三种试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而微生物传感器法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也明显提高。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因其快速、灵敏、经济等特点得以迅速发展,有些已被各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列为标准方法。其原理是当发光微生物细胞活性受到毒性物质作用后,其活性将受到抑制,从而使呼吸速率下降,进而导致发光降低,样品的毒性越强,发光细菌的光损失越多,以细菌发光法测定样品的毒性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方便、可靠的生物传感方法。利用发光微生物自培养装置可以构成在线水质监测传感器。该种传感器是国内外的在线监测水质的主要手段。由于采用发光微生物自培养装置使得工作状态不稳定,重复性差,其原因在于发光微生物培养几代后会出现暗发光菌;并且由于采用自培养导致体积庞大,工作环境要求苛刻。发光微生物在4℃下可以长时间保存直接用于急性毒物监测,从而不用自培养装置,也避免了因采用该装置带来的问题。如果使用冰箱存放,冰箱只能制冷不能保证恒温,且体积较大。为此需要研发保存发光微生物4℃恒温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就是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保持存放发光微生物液体的环境为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控装置来调整环境温度,使发光微生物所处温度保持在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装置置于一个保温的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以单片机为核心,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提供温度的变化信息,通过电阻丝和半导体制冷贴片来调整温度。温度传感器DS18B20同单片机相连。电阻丝同继电器相连,继电器同三极管相连,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单片机相连。半导体制冷贴片同继电器相连,继电器同三极管相连,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和单片机相连。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变化后,会将信号送往单片机,单片机软件对该信号进行判别,当温度等于4℃单片机发出指令断开同电阻丝和半导体制冷贴片相连的继电器;当监测到温度高于4℃时,单片机发出指令接通同半导体制冷贴片相连的继电器;当监测到温度低于4℃时,单片机发出指令接通同电阻丝相连的继电器。通过以上的控制可以使放置发光微生物液体的试管保持在4℃。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图中1.壳体,2.保温层,3.电阻丝,4.半导体制冷贴片,5.温度传感器DS18B20,6.单片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单片机6的P0.0端同DS18B20温度传感器5相连。单片机6的P0.1端同R1相连,R1同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继电器K1相连,K1同半导体制冷贴片4相连。单片机6的P0.2端同R2相连,R2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继电器K2相连,K2同电阻丝3相连。在图2中,保温层2位于壳体1内,单片机6位于壳体1外侧,电阻丝3和半导体制冷贴片4以及DS18B20温度传感器5位于保温层2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包装箱的纸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