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175.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钱纯;张勇强;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2 | 分类号: | B60R7/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储物箱内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杂物箱,特别是一种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大多数汽车都配备有设置在汽车的车厢中用于放置杂物的杂物箱,这种杂物箱一般包括内部具有存储空间的箱体、门以及门与箱体的锁紧结构,传统的杂物箱一般采用两边锁紧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75082.2】公开了一种汽车杂物箱开启机构,该装置包括锁扣和置于杂物箱本体内的两个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对称设置在杂物箱本体的两端,锁扣位于两个锁紧机构中间且分别与两个锁紧机构连接,锁紧机构包括呈“人”字型的旋转摆臂和锁杆,“人”字型的旋转摆臂的拐点与杂物箱的本体转动连接,摆臂包括由直杆和折弯杆组成,折弯杆和锁扣活动连接,直杆和锁杆活动连接,锁杆的自由端设置由锁舌,锁舌和锁扣连接。
该汽车杂物箱开启机构采用所有锁紧开关装置,当杂物箱本体和箱盖关闭时,杂物箱的箱盖受力均匀,箱盖不易变形使杂物箱本体和箱盖之间间隙均匀,同时,该装置的锁紧方向和锁扣的受力方向不同,避免了锁扣容易损坏得问题,但是该杂物箱在放置易碎物品时,无法做到防止抖动,固定物品的作用,放置在杂物箱内的易碎物品可能由于路况颠簸而遭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易碎物品在储物箱内损坏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储物箱包括具有一开口的箱体,在箱体壁上位于箱体的开口处铰接一箱盖,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有通过连杆带动箱盖在箱体上启闭的导向装置,在连杆上设有弹性网罩。
本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主要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有连杆带动的导向装置,在连杆上又设有弹性网罩,该弹性网罩可罩设在易碎物品外将易碎物品网住固定,使易碎即使在路况颠簸的情况下不易损坏。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箱盖为一矩形状,该箱盖的一边缘与上述的箱体铰接,与箱体铰接边缘相对的箱盖另一边缘为外边缘。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增加箱体的置物空间。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箱体两侧边缘的滑轨,在箱盖两侧边缘并与上述滑轨相对设有上述的连杆,该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箱盖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滑轨包括一条状的导向板,在导向板上沿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上述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导向槽中。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箱盖外边缘的两端,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在上述的滑轨导向槽中。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弹性网罩位于两连杆之间形成一矩形的网罩面。该弹性网罩位于连杆上,当易碎物品放入箱体内并置于弹性网罩中时,连杆的一端会随易碎物品的大小在箱体的导向槽中滑动。
在上述的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中,所述的弹性网罩为一弹性橡皮筋网。弹性橡皮筋网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设有通过连杆带动箱盖在箱体上启闭的导向装置,在连杆上设有弹性网罩,该弹性网罩可罩设在易碎物品外将易碎物品网住固定,在易碎物品存放时,该弹性网罩会随着连杆的移动而移动,可将易碎物品罩设在弹性网罩中间,使易碎即使在路况颠簸的情况下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储物箱内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储物箱的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连杆;4、弹性网罩;5、滑轨;6、导向板;7、导向槽;8、销轴;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应急密码进入系统
- 下一篇:A柱盲区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