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蜂窝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231.6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石敏 |
地址: | 2112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蜂窝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蜂窝散热器,属于照明装置冷却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LED 作为绿色照明的首选光源,在公共照明领域已经有了很多应用实例,如上海世博会等。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我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的不断推进,国内的LED照明技术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LED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的辐射复合而发生的电致作用将能量的15%~25%转化为光能(量子效应),而无辐射复合产生的晶格振荡将其余 75%~85%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由于白光 LED 的发光光谱中不包含红外部分,其热量不能依靠辐射释放。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特性对温度又极其敏感,热量若不及时散去会对 LED 的发光效率、光通量、光色、正向偏压及寿命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大功率 LED 发光器件的散热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由于户外灯具对防水与可靠性的特殊要求,目前的大功率LED灯具多采用具有金属鳍片的散热器,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提高散热器的比表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经发明人检索,已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010514896提出了一种仿生蜂窝状散热器,其蜂窝状的鳍片相比现有的形状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然而该散热器空气与鳍片的热交换面集中在蜂窝的孔内,垂直的蜂窝孔内上升的热空气也阻止了冷空气的进入,且水平流动的空气也无法进入其中进行热交换,上述结构局限导致了该散热器的热交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热交换效率更高的LED蜂窝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蜂窝散热器,包括一侧贴装有LED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出蜂窝状的鳍片,鳍片中还穿装有与其正交的热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热管呈U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热管为公知结构,即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其中装有低沸点的工作液体,依靠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可实现高效的传热。由于LED的体积相比蜂窝散热器小很多,在散热器上以LED为中心存在辐射状降低的温区,而穿过鳍片的热管正好可以将热量从高温区的鳍片传导到低温区鳍片上,同时热管与空气的接触界面也起到了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蜂窝状鳍片和穿装与其中的热管,相比现有的散热器,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仿生的蜂窝形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在提供相同热交换面积的前提下减轻了散热器的重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LED灯具的成本。
2.穿于鳍片中的热管使鳍片水平方向上的热量可以被传递和交换,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
3. 呈U形的热管在相同的面积上形成了更长的水平散热通道,增加了热管与鳍片和空气的热交换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LED蜂窝散热器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LED蜂窝散热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侧贴装有LED1的金属板2,金属板2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出蜂窝状的鳍片3,鳍片3中还穿装有与其正交的热管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如图3所示,其除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外所不同的是:热管呈U形。U形热管在相同的面积上形成了更长的水平散热通道,以LED为中心的多个温区的鳍片在热管的连接下形成由低到高再到低温的传热通道,热管的利用率更高。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安装于灯头上,可以是LED向下热鳍片向上,也可以是LED向上散热鳍片向下配合反光板,还可以倾斜安装,LED点亮后其热量经封装材料传导到金属板,进而到达金属板背面的鳍片,沿蜂窝孔的方向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与蜂窝鳍片正交的热管在另一个方向上将热量传导并散失到空气中,可见本散热器实现了热量的多方向立体发散,显著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达泰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明装筒灯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功率空置一体型LED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