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去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860.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馥琴;吕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青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去电装置,尤其涉及在纺织行业中去除静电的电机去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该单锭电机上没有去静电装置,以往玻璃纤维捻线机由于单锭电机工作时,锭杆产生的静电通过纱筒,使纱线吸附在纱筒上,缠绕、交织,然后断纱,这样不但纱线品质差而且直接影响玻璃纤维捻线机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静电干扰,提高生产效率和纱线品质的电机去静电装置。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可将电机运行过程中的静电导出的导出装置,导出后接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出装置为安装于端盖上的导电泡棉,所述端盖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泡棉为阻燃海绵上包裹导电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泡棉非端盖一边紧邻球头螺母,所述球头螺母安装于锭杆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球头螺母表面进行了抛光。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玻璃纤维捻线机用单锭电机去静电装置,解决了在使用该去静电装置后,解决了由于静电带来的以上诸多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纱线品质,有效改善了玻璃纤维捻线机因锭杆所产生的静电带来的缠绕、断纱、品质差、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附图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纱筒;2.纱线;3.锭壳;4.定子;5.转子;6.平衡环;7.锭杆;8.球头螺母;9.端盖;10.导电泡棉;11.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包含可将电机运行过程中的静电导出的导出装置,导出后接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出装置为安装于端盖9上的导电泡棉10,所述端盖9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泡棉10为阻燃海绵上包裹导电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泡棉10非端盖一边紧邻球头螺母8,所述球头螺母8安装于锭杆7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球头螺母8表面进行了抛光。
导电泡棉10是在阻燃海绵上包裹导电布,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面导电性,可以很容易地固定在需要屏蔽或导电的位置。给锭杆尾部增加了球头螺母8;抛光的球面在电锭旋转时,可以有效降低球面与导电泡棉10的摩擦力,导电泡棉10是通过铆钉固定在端盖上。
增加了去静电装置后,锭杆在高速旋转中带给纱筒的静电通过锭杆尾部的球头螺母8、导电泡棉10、端盖9接地,从而消除静电;解决了玻璃纱线缠绕、交织、断纱的现象,既提高了纱线品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中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力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青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渭南青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面切割机的液压驱动行走装置
- 下一篇:沥青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