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切硅单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912.4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明;林松青;黄业志;沈海潮;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切硅单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单晶线切割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切单晶。
背景技术
切割单晶圆棒过程中,往往切入点会造成较大的弯曲程度,进而影响到整片硅片的warp参数质量。同时,当线切割过程中发生断线时,抬出单晶再进线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造成进线不准或者线网跑偏现象,导致硅片厚薄、弯曲严重等不良后果,以致切割硅片报废损失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切硅单晶,使钢线在碰到单晶前达到良好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切硅单晶,包括晶锭,所述晶锭在钢线切入的最初位置点粘结有一引导条。
所述引导条的宽度为10mm。
所述引导条的厚度为8~10mm。
所述引导条采用树脂、或石墨、或玻璃制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添加引导条后,当切割过程中发生断线时,不用完全将单晶抬出线网,让钢线在引导条中走动,启到既定轨道的作业,减少再次进线产生的不良,从而使钢线在碰到单晶前达到良好的状态,进而减少切入时的偏移,改善参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线在引导条中走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线切硅单晶,如图1所示,包括晶锭1,所述晶锭1在钢线切入的最初位置点粘结有一引导条2。本实用新型是在硅单晶接触线网的最初位置,增加粘结引导条2,通过切割引导条2稳定线网,使钢线在碰到单晶前达到良好的状态,进而减少切入时的偏移,改善参数质量。在添加引导条2后,当切割过程中发生断线时,不用完全将单晶抬出线网,让钢线在引导条中走动(见图2),启到既定轨道的作业,减少再次进线产生的不良。
在单晶特定位置粘结树脂条后,确定钢线切入单晶的最初位置点,在该位置再粘结一条宽约10mm,厚约8~10mm的引导条,其材质可选用树脂、石墨、玻璃等脆硬性材料,以接近硅单晶材质特性为佳。注意控制粘结胶层的厚度,以粘结牢固为前提,胶层越薄越有利。引导条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使用的效果,越接近硅材料特性,其模拟切割效果越好,越能达到稳定线网切割的目的。
线切割过程中如果在位置A处发生断线,必须重新布置线网并走线。在有引导条的情况下,单晶不需要完全抬出线网,仅仅需要将单晶抬到引导条中间位置B进行走线,既能运行新线网,又保持原有切割轨道,避免重新对刀进线,有效避免钢线错位,节约处理时间,减少不良,提高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料不粘底的矿车
- 下一篇:短路/过流保护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