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531.9 | 申请日: | 201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海军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主要在钢铁厂的烧结红矿冷却工序中使用的烧结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烧结余热锅炉,其锅炉结构是:内部热风从上至下流动,换热面按工作温度高低,从上至下布置,且在高温过热器后,两股热风混合加热汽水介质。在热空气从上至下排出时,仍有一定温度,再作为烧结红矿的冷却风而循环使用,或用抽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放。
以上方式的通风管道长、散热面积大,不能有效利用热空气的自然抽力,不能有效利用燃料燃烧的喷射力,通风电力消耗大。以致运行指标较好的发电机组,其自耗电占发电量25-30%,指标一般的机组自耗电30%以上,并有少数机组的自耗电量超过了发电量,没有发电效益可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利用效率高、通风电力消耗少的烧结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烧结余热锅炉,炉体内部纵向分隔为高温通道及低温通道两个空间,所述的高温通道内部从下至上装有中温过热器、高温侧中压蒸发器、中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及低压省煤器;所述的低温通道内部从下至上装有低温侧中压蒸发器、低压过热器、中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及低压省煤器;在高温通道及低温通道内部,低压省煤器的上方皆设有集灰斗,集灰斗底部有放灰管,在高温通道及低温通道的顶部设热风出口,热风出口通道设有布袋除尘器和抽风机;所述的中温过热器、高温侧中压蒸发器、低温侧中压蒸发器、中压省煤器通过管道与中压汽包相连通,构成中压汽水装置;所述的低压过热器、低压蒸发器及低压省煤器通过管道与低压汽包相连通,构成低压汽水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压汽水装置与低压汽水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中设的水泵从低压汽包供水给中压汽包。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温通道及低温通道的热风出口分别装有排气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温通道及低温通道的热风入口中分别设置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温通道的热风入口装有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烧结余热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热空气分组、分通道利用余热,有效利用热风的自然抽力与补充燃料燃烧时的喷射力,顶部抽风机协助排风,锅炉本体的通风电耗少。
2.热风不循环,总体通风电耗少。热风不循环、散热面积小,顶部排出的废气温度低,余热利用效率高。
3.有补充燃烧设施,受烧结生产波动影响较小,并能加热其它工序的饱和蒸汽,实现饱和蒸汽高效利用与高效发电。
4.顶部布袋除尘器,排气含尘达标,无影响环保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压汽包1、低压汽包2、中温过热器3、高温侧中压蒸发器4、低温侧中压蒸发器5、低压过热器6、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低压省煤器9、放灰管10、集灰斗11、布袋除尘器12、排气阀13、抽风机14、燃烧器15、热风入口16、阀门18、水泵19、高温通道20、低温通道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烧结余热锅炉,炉体内部纵向分隔为高温通道20及低温通道21两个空间,一个通道回收高温热风余热,另一个通道回收相对低温的热风余热,所述的高温通道20内部从下至上装有中温过热器3、高温侧中压蒸发器4、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及低压省煤器9,热风从下至上,加热以上换热面(中温过热器3、高温侧中压蒸发器4、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及低压省煤器9)内部的锅炉水汽介质;所述的低温通道21内部从下至上装有低温侧中压蒸发器5、低压过热器6、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及低压省煤器9,热风从下至上,加热换热面(低温侧中压蒸发器5、低压过热器6、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及低压省煤器9)内部的锅炉水汽介质;
在高温通道20及低温通道21中的中压省煤器7、低压蒸发器8、低压省煤器9的换热面,以分隔方式安装,进、出口集箱以连通方式安装,即汽水介质为同进、同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海军,未经汤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面积的印制电路板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查钢包滑板连滑的钩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