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阻尼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032.4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秦楠;李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4 | 分类号: | F16K11/24;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0555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阻尼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具体是指一种气动阻尼电磁阀。
背景技术
传统气动电磁阀属于一种快速气动执行器,是由电磁铁、先导阀及密封件组成,通常与气动执行器连用,适用于各种快速开启或关断工况。
传统气动电磁因为其快速的执行机理,对很多工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很难应用于高压管路的截止,因为其动作过于迅速,会造成管路瞬间高压造成管路破损或者压力报警。不适于与非金属管道,由于其关断迅速,一旦管路内存在压差就会引起很大的震动,因此经常损坏与其相连的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阻尼电磁阀,在排气孔上设有阻尼阀,通过调节阻尼阀延长或缩短气体排出路径长短以调节执行器内外气体压差,使排出气体快慢具有可控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气动阻尼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线圈和先导阀,所述阀体具有横向设置的T字型的阀腔,该阀腔包括位于阀体左端的头部腔体和横向的中心腔体,所述电磁线圈位于头部腔体内,所述先导阀横向设置,先导阀的头部置于头部腔体中并且位于电磁线圈内,先导阀的阀杆位于中心腔体内,先导阀的阀杆环套有多个密封圈,所述阀体的下部开设有与中心腔体连通的一个气源孔,阀体的上部开设有与中心腔体连通的两个用于与执行器连接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腔体的最右端开设有用于平衡先导阀运动压差的气孔,所述阀体的下部开设有与中心腔体连通的两个排气孔,两个排气孔分别位于气源孔的两侧,每一个排气孔内均安装有一个能够调节阀体排气速率及排气量的阻尼阀。
所述排气孔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孔,由位于上部的排气上孔和位于下部的排气下孔组成,排气上孔内设有内螺纹,排气上孔的顶端为圆锥孔,该圆锥孔通过通道与所述的中心腔体连通,所述阻尼阀包括竖向设置的调节杆和顶针,所述顶针位于调节杆的顶端,该顶针具有圆锥型的针头,该圆锥型的针头与排气上孔顶端的圆锥孔相适配,调节杆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调节杆在位于顶针和环形凹槽之间的上杆段设有与排气上孔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调节杆的外螺纹与排气上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后构成阻尼阀的气体排出螺纹路径,该气体排出螺纹路径与环形凹槽相连通,所述调节杆在位于环形凹槽下方的下杆段的中心处竖向开设有中心深孔,环形凹槽内开还设有与该中心深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阻尼阀通过旋入旋出调节杆来调节经阀体的阀腔后从阻尼阀排出的气体速度及气体排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杆的下杆段还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环形凹槽均位于排气下孔内,每个环形凹槽内均安装有一个调节杆密封圈,所述调节杆密封圈与排气下孔的孔壁密封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该阻尼阀还具有端盖,端盖套装调节杆的下端,端盖与调节杆相接触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端盖密封圈,所述端盖与阀体的下部相连接,以锁紧调节杆防止发生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可以解决传统电磁阀的只具有快速执行的弊端
(2)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适用于高压差,快、慢速执行场所。
(3)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可以根据工况不同而可以自由调节执行速度。
(4)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可以消除气动执行时介质对管路的冲击。
(5)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可以减少气动电磁阀在执行时对动力气源的冲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的使用状态图,显示气动阻尼电磁阀与执行器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的整体结构图,此时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的整体结构图,此时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去除阻尼阀后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的局部结构图,显示阻尼阀安装在排气孔内的整体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尼电磁阀的局部结构图,显示气体排出螺纹路径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电磁线圈;3、先导阀;4、进气孔;5、进气孔;
6、密封圈;7、排气孔;8、气源孔;9、排气孔;10、气孔;
11、通道;12、顶针;13、气体排出螺纹路径;14、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灯、昼行灯一体式LED车灯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中央空调离心机组电动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