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养菌动力学参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5744.5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王之玺;姬晓琴;王晓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养 动力学 参数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自养菌动力学参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中应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在污染物降解的过程中,微生物增长。随着对微生物处理污水的研究深入,微生物动力学模型被引入到水处理中,形成了一套包括了生物去除有机物、氨氮、磷和微生物自溶等过程的活性污泥动力学模型。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已成为现在污水处理厂设计和操作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对于不同污水厂中的微生物的动力学参数定量是模型准确运用的前提。而对于自养微生物,由于生长缓慢,用现有的方法测算其动力学参数的常常耗时很长,使自养菌动力学参数失去了及时控制污水处理过程运行条件的意义。而且在一些测试方法中,需要用氨氮或者硝氮浓度作为直接测量参数,用其来计算自养菌动力学参数,这样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测试水质参数,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养菌动力学参数测量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控制计算软件,克服自养菌动力学参数测试耗时长、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实现在短时间内,通过简易的操作便能获得相关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养菌动力学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反应室,及与反应室顶壁通过电动阀连通的污泥罐,所述反应室罐体周壁设置有水浴循环系统;沿所述反应室顶壁设置有延伸至反应室罐体底部的搅拌器,反应室中分别设置有pH计、溶氧仪和液位计;所述反应室底部设置有与曝气泵连通的曝气砂芯;所述电动阀、搅拌器、pH计、溶氧仪和液位计分别与PLC控制箱相连,PLC控制箱分别连接 曝气泵和计算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改进,进一步的:
所述水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反应室周壁的水浴室,水浴室通过提升泵与清水池连通构成水浴回路,所述清水池与系统加热机构和制冷机构相连。
所述加热机构和制冷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及温度自控装置。
所述pH计和溶氧仪上分别设置有传感器。
通过该装置能够实现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装置中的曝气搅拌系统、污泥罐的出水电动阀实现曝气和进样的自动化。并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溶氧电极所测得的溶解氧浓度判断曝气开始或停止。在完成测试后,可以通过WinForm_DO_Meter软件直接计算相关的参数,得到结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耗时短
由于自养菌伸展缓慢,对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需要时间长,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新的数学计算方式,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自养菌与异养菌相比生长缓慢,通常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时需要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一般耗时为15天左右,最短也在7天。而在采用本方法后,一次测试时间在6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2)数据分析方便可靠
采用荧光法溶解氧电极采集溶解氧数据,对溶解氧变化灵敏并且响应快速,采集的溶解氧数据精准密集,最短可以设为每秒记录一次数据。用WinForm_DO_Meter对溶解氧的变化曲线数据系列进行分析除了可以得到系列动力学参数外,还可以计算氧传质系数、饱和溶解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计算控制模块。
3)实现自动控制
测试装置上配合了自行设计的自控系统、WinForm_DO_Meter软件实现了控 制、数值分析的智能化,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全国主要城市对当地饱和溶解氧浓度进行校正、实时溶解氧浓度数据记录和曲线绘制。并且可以进行每个数据点处的局部好氧速率、指定数据区间上的好氧速率、动态OUR、氧传质系数KLa、饱和溶解氧C∞、自动对实测溶解氧数据进行拟合并且给出拟合误差,评价拟合优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为WinForm_DO_Meter软件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中:1为污泥罐,2为电动阀,3为搅拌器,4为pH传感器,5为溶氧仪传感器,6为液位计,7为反应室,8为水浴室,9为曝气砂芯,10为清水池,11为曝气泵,12为提升泵,13为PLC控制箱,14为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5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钢管校圆校直同步液压机
- 下一篇:一种焊丝的拉丝眼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