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6951.4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成;莫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而新能源汽车也将是主导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向,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核心——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显得尤其重要。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金属壳、容纳于金属壳内的电芯和电解液,以及焊接于金属壳上的顶盖。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一般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一般而言,金属壳(主要为钢壳)和顶盖的供应商会采用气泡法检测钢壳和顶盖的气密性,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只能达到10-5mbar.L/s,而且这种方法只是对钢壳和顶盖本身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不涉及将钢壳和顶盖焊接为一体后的电池的检测。
而原有的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是对半成品采用压差法法进行检测,其精度只能达到10-3mbar.L/s,对于更细微的漏孔则无法检测。
若是要对成品电池进行检测则只能采用压差法,采用压差法则需要破坏电池的防爆孔进行检测,因此属于破坏性检测,只能抽检,不能全检,而且数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生产线的优率。另外,由于动力电池体积较大,极片层数较多,使用压差法检测时,在对电池内部抽真空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把极片之间的气体也抽走,否则会严重影响测试精度。因此,使用该种方法检测时需要的时间较长,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产线需求。此外,由于该方法是将电池整体都放在大气中进行检测,因此如果电池检测接口处发生泄漏将无法被监测到,从而会造成误判。因此,压差法已经满足不了动力电池检漏的要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实际的产线需求的能够准确检测动力电池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能够满足实际的产线需求的能够准确检测动力电池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氦质普检漏仪、连接在所述质普检漏仪和电池注液孔之间的工装夹具、用于提供氦气的氦气源和与所述氦气源连接的喷氦枪。本装置是针对半成品电池(即钢壳与顶盖焊接好后、注液前留有未封口的注液孔的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装置,主要是利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其检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清洗未封口的注液孔表面,将连接氦质普检漏仪的工装夹具与动力电池未封的注液孔连接。
第二步,启动氦质普检漏仪,使电池内部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数值,并使其保持。
第三步,用喷氦枪对着电池表面的焊缝或其它可能存在泄漏的位置进行喷氦,如果发现泄漏仪器将会显示该处的漏率。若是漏率值超过设定的报警范围,仪器将自行报警,操作员可写下记号。
其中,氦气的纯度应该大于等于99.99%。
所述的工装夹具是针对相应的动力电池的大小专门设计的,与注液孔连接时其本底值≤10-6mbar.L/s,本底值是指工装夹具本身的漏率大小。
一种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电池注氦装置、用于放置注氦后的电池的检氦罐和氦质普检漏仪,所述质普检漏仪和检氦罐之间连接有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注氦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压氦罐、连接在所述压氦罐上的压力表、氦气源和真空源,所述氦气源和压氦罐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源和压氦罐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注氦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压氦罐、连接在所述压氦罐上的压力表、氦气源和真空源,所述氦气源和真空源及压氦罐之间设有三通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氦罐的外形为圆形,且内壁需抛光不吸附氦气,检测时漏率本底值≤10-9mbar.L/s。
本装置是针对成品电池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电池放入压氦罐,同时需保证电池两电极朝上。将压氦罐关闭并抽真空后,充入一定压力氦气使其与电池内部形成压力差,氦气将因存在压力差的原因进入电池内部。
第二步,电池压氦气2小时后,将电池从压氦罐取出,使用氮气清洗电池表面残留的氦气。
第三步,将清洗后的电池放入与氦质普检漏仪检测口相连接的检氦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6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手套检漏装置的对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