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5248.1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查振元;王丹伟;曾政;马晓杰;丁莹;刘洋;绳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车辆 缓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载货卡车、农机车辆部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板簧作为减震缓冲系统现在应用相当普遍,几乎所有重型载货卡车、农机都在应用。但汽车弹簧一般都是单组单排,为了增加缓冲能力,长度都在1米以上。这种缓冲系统的特点,板簧长缓冲变形量大,单排只承受压力,承受很小或不承受扭力。汽车车身长,板簧不需要承受扭力,汽车车轮相对少,有空间安装较长的板簧,使板簧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因此单组单排板簧减震缓冲系统适合汽车构造。然而一些重载车辆一般用在工厂车间,受到行走空间的限制,车体尺寸在满足输送工件的情况下,车体尺寸都不能太大,尤其是一些重载AGV,其承载能力一般要大于重型卡车,AGV车轮径因受到车高的限制,轮径要比汽车车轮小很多,常规板簧不能适应这类型车辆。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不足对大载荷、小车身的车体减振缓冲系统所做出改进,使得其不但可以承受大的压力,而且可以承受大的扭力,本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复制,可依实际工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排列组合,进而承受更大的变形力或更大的变形量,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由N组独立减振缓冲单元排列组成,所述减振缓冲单元包括上板簧和下板簧,上下板簧两端部通过连接件固定,N组减振缓冲单元经由连接板横向排列安装,N≥1;N组减振缓冲单元经由固定件纵向排列安装,N≥1;其中,上下板簧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副板簧,副板簧可以是1片或多片叠加固定连接,上下板簧为弧形或半椭圆形结构。
各固定件和连接件是螺丝或连接销。
附图说明
图1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结构图
图2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横向排列结合图
图3重载车辆减振缓冲系统纵向排列结合图
其中:1上板簧 2下板簧 3连接板 4固定件 5副板簧 6过渡板 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的:
根据图1所示,减振缓冲单元包括上板簧1和下板簧2,上下板簧两端部经通过连接件7固定,它们的作用是连接上半副板簧与下半副板簧,使上下板簧成为一体,上下板簧连接后,称之为单组板簧,是组成减震缓冲系统的基本单元。上下板簧是弹性变形件,板簧片加工成弧形或者半椭圆形结构,由弹簧钢制成,并经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是系统重要组成零件。副板簧5可以由1片板簧构成,也可以由2、3片或多片板簧叠加构成,视受力情况而定。上下板簧经连接件7固定后成一体,构成一组独立的减振缓冲单元。
为了增加承压和扭力,可以通过两端连接板将二组板簧横向连接起来,参见图2,单组板簧通过连接件7和连接板3横向连接,连接板进一步加强二组板簧的整体性,增强板簧系统的承压能力。为了增加变形能力,可以通过固定件4将二组板簧纵向连接起来,参见图3,也可以根据工况需要将三副或多副单组板簧并行或串行在一起,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板簧通过固定件4与不同规格的车体相连接,下板簧通过固定件4或者与过渡板6连接,一般情况过渡板6与车轮总成支架连接,车轮安装在车轮总成支架上。过渡板的作用有2个,一是将二排单组板簧连接起来,使二单组板簧成为一体;二是与舵轮支架连接,使舵轮与板簧成为一体,共同起到重载车辆减震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工况的不同,将N副板簧横向或者纵向排列安装,N≥1,其中,各固定件和连接件是螺丝或连接销。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上下板簧连接件连接后,构成椭圆形单组板簧结构,通过固定件,连接件、连接板等,使单组板簧横向或者纵向排列连接,构成系统减震缓冲系统,从而满足大载荷、小车身的重载车体要求,既具有承压的能力,由具有抗扭力的能力。
与汽车减震缓冲系统比较有以下优点:
1.减小了板簧的长度尺寸,使较短的车体能够安装多组板簧系统的可能;
2.将二组板簧象图2样子串行连接在一起,更加增强减震缓冲能力;
3.将二组板簧象图3样子并行连接在一起,使板簧系统具备抗扭力的能力,适合安装AGV车舵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5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装置及转向盘总成
- 下一篇:贝壳饰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