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4723.3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青海刚;祁小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11C19/28;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栅极 驱动 装置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TFT-LCD(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实现一帧画面显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source(源极)驱动将每一行像素所需的信号依次从上往下输出,通过gate(栅极)驱动依次从上到下对每一像素行输入一定宽度的方波进行选通。
现今的制造方法是将gate(栅极)驱动IC(集成电路)和source(源极)驱动IC通过COG(Chip On Glass,将芯片固定于玻璃上)工艺黏结在玻璃面板上。小尺寸TFT-LCD,当分辨率较高时,栅极驱动和源极驱动输出较多,驱动IC的长度将增大,这将不利于模组驱动IC的bonding(绑定)工艺。同时IC连接时的线路设计也要占用一定面积,这种方式得到的面板集成度不高、占用面积较大,不利于显示设备实现高解析度和窄边框化。
于是出现了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又称集成栅极驱动)技术,直接将TFT-LCD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ICs)集成制作在阵列基板上,由此来代替在面板外沿粘接的、由硅芯片制作的驱动芯片。由于该技术可以将驱动电路直接做在阵列基板上,面板周围无需再粘接IC和布线,减少了面板的制作程序,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了TFT-LCD面板的集成度,使面板能更窄边框化和实现高的解析度。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a-Si(amorphous Silicon,非晶硅)GOA电路一般利用预充电和升压(boost)电路机制实现,其典型移位寄存器电路(Thomason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工作时,利用STV信号(起始信号)阶段进行预充电(图中P点),从而实现移位输出的高电平方波。该电路中,包括4个晶体管T1-T4,两个电容C1、C2,在上一级信号作为输入Input(n-1)、两个时钟信号CLKl与CLK2、下一级的复位信号Reset(n+1)以及电压Voff的控制下形成本行的输出信号Row(n)。
传统LTPS GOA(基于低温多晶硅技术的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如图2所示,其使用两个锁存器和四个传输门结构,其中一个锁存器用于编程,另一个锁存器用于锁存输出信号,使用传输门控制锁存器的编程和信号输出。
由图1和图2的电路结构图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GOA电路结构较为复杂,图1所示的电路中需要两个电容,导致电路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实现面板窄边化的实现,同时电路中存在floating(电位不确定的悬空状态),使得输出电平中存在很多噪音;图2所示的传统的移位寄存电路中,需要4个传输门和两个锁存器,电路结构复杂,而且必须使用复杂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才能实现,工艺成本上需要很大的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以减少信号线布线,使得结构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移位输入端、锁存器、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移位正相输出端和移位反相输出端,其中,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栅极与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栅极与所述锁存器的正相输出端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漏极与驱动电源的高电平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栅极与所述锁存器的反相输出端连接,源极与驱动电源的低电平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移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移位正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移位反相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是n型TFT。
实施时,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锁存器的反相输出端连接。
实施时,所述锁存器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其中,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为所述锁存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锁存器的反相输出端;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为所述锁存器的正相输出端。
实施时,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反相器包括第七薄膜晶体管、第八薄膜晶体管和第九薄膜晶体管,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4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友好型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容器的柔性紧缩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