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2830.2 | 申请日: | 201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文;叶洪波;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 底部 点焊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整个圆柱电池(优指锂电)制造业的底部点焊和滚槽之间的圆柱电池传递均是人工传递,在底部点焊出来的圆柱电池都是靠人工敲打来完成虚焊检测,现有靠人工来完成的生产模式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底部点焊和滚槽之间的圆柱电池传递存在堆积,人工不能及时的把圆柱电池传递到滚槽工序;
2、人工对底部点焊工序出现的虚焊圆柱电池检测存在力度不一致,在人工检测时是靠圆柱电池壳口与硬物之间的敲击,在这种模式下圆柱电池容易出现:a、敲击力度太轻时会造成圆柱电池的底部点焊工序中有虚焊但检测不出来;b、敲击力度过大会造成圆柱电池没有虚焊但是由于敲击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把本已焊接好的圆柱电池被人为破坏变成虚焊或脱焊;c、在敲击力度过大时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会导致圆柱电池壳口部变形;
3、人工生产模式每台机每日需要的人员为6人,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使底部点焊工序至滚槽工序流水线作业,并对底部点焊采用机器进行性能检测,避免了底部点焊由于人为破坏而造成虚焊或者脱焊以及壳口部变形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其包括:
一机架;
一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用于输送待检测圆柱电池的推送机构;
一固定于所述推送机构上,用于取放圆柱电池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中设有一升降气缸;
一固定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用于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性能检测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中设有一旋转气缸;
一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用于固紧圆柱电池的夹持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一用于固定连接旋转机构的旋转机构连接件;
一用于抓取圆柱电池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由二个固位件组成,所述二个固位件平行放置且二者相对的一侧沿固位件的高度方向均设有多个相匹配的槽位,其中,所述槽位的横向截面为圆弧形或三角形,相对应的槽位构成放置圆柱电池的电池夹持位,二个固位件的两端均设有斜形滑槽,所述斜形滑槽沿固位件的高度分布;
二个用于改变所述二个固位件之间距离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分设于二个固位件的两端,每个传动机构均设有二个与斜形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二个固位件每端设有的斜形滑槽中;
二个用于推送传动机构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旋转机构连接件上,其活动端与传动机构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形滑槽与其对应的夹紧气缸的运动方向成锐角或钝角。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二个固定于机架上的皮带轮,设置于所述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带动所述皮带轮旋转的推送电机,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皮带上,其中,所述推送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丝杆组件、带动所述丝杆组件传动的推送电机,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丝杆组件上,其中,所述推送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螺杆,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母,升降机构固定于所述螺母上,推送电机带动螺杆运动。
优选地,所述丝杆组件进一步包括一套于推送电机和螺杆连接处的联轴器。
作为改进,所述推送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下两面各设一沿限位块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限位导轨,升降机构设有与所述限位导轨相匹配的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沿限位导轨滑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测量待检测圆柱电池数量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一控制器与推送电机、升降气缸、旋转气缸以及夹持机构分别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圆柱电池底部点焊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流水线作业,底部点焊工序和滚槽工序之间的圆柱电池不存在堆积,底部点焊工序拉线出来的圆柱电池会在≥10PCS时及时传递到滚槽工序;
2、利用物体惯性力的作用进行虚焊检测,在底部点焊性能检测时不存在敲击,有效地保证了惯性力的一致性,同时消除了圆柱电池壳口与硬物的接触,有效的解决了圆柱电池壳口受到强大冲击力而导致的壳口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拉拔高速切断焊条生产线控制系统
- 下一篇:桥梁拉索受损状况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