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链及其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869.2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灵江;王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170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头,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拉头的拉链。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追求穿衣的便利以及衣服的美观,大部分的衣服都采用拉链作为衣服开合部的连接工具。
拉链一般包括链条、拉头01和拉片三个部分,其中拉头01作为链条啮合的关键部件,其制造加工工艺是整个拉链制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拉头01的生产过程中,拉头01在安装拉片之前,需要对拉头01的表面进行喷漆或电镀以使其更加的美观。在喷漆或电镀的过程中,由于是多个拉头01同时进行,彼此之间会不断接触和相对运动,且拉头01的鼻梁011宽度小于拉头01容纳链条的内腔012的高度,所以无法避免的会出现拉头01的鼻梁011进入另一个拉头01的内腔012中而相互咬合,如图1、2和3所示,两个拉头01一旦咬合就很难再拆分开,最后只能导致报废,报废率可达到10%-30%,上述问题在鼻梁011上设有开口的拉头01的生产过程中尤为常见,给生产成本带来的极大的浪费。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此问题在开口鼻梁011拉头01的生产过程中比较突出,所以针对制造开口鼻梁拉头01的改进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就是加粗鼻梁011,使其宽度大于拉头01内腔012的高度,这样鼻梁011就无法再进入内腔012中,当然此方法也适用于鼻梁011没有开口的拉头01,但是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对拉头01的美观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一种方法是在对拉头01进行表面加工时,先将拉头01的鼻梁011与拉头01顶面压合,然后再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好后再通过模具将鼻梁011恢复到原来位置,但是此种方法操作较为繁琐,大大影响了拉头01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拉头,以实现在生产工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减少甚至避免不同拉头间彼此咬合现象的发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头,实现了在生产工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减少甚至避免不同拉头间彼此咬合现象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头,包括鼻梁和内腔,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鼻梁上以阻挡所述鼻梁进入另一拉头的所述内腔的凸块。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与所述鼻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为两个,且关于所述鼻梁对称设置在所述鼻梁的两个侧面上。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为半球形。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为矩形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为圆柱形。
优选的,上述拉头中,所述凸块的位置靠近所述鼻梁的开口处。
基于上述提供的拉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拉链,所述拉链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头中,在对拉头进行表面加工时,由于鼻梁上设置了凸块,其增加了鼻梁的宽度,使得内腔无法容纳下鼻梁,进而减少甚至避免不同的拉头之间彼此咬合以致报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其无需压合鼻梁,对拉头的加工过程改动较小,对拉头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小甚至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个拉头咬合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头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主视图;
图7为凸块阻挡两个拉头咬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剖面图。
以上图1-图8中:
拉头01、鼻梁011、内腔012;
拉头1、鼻梁11、内腔12、凸块13、L1为鼻梁的宽度、L2为内腔的高度、L3为鼻梁增设凸块后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头,实现了在生产工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减少甚至避免不同拉头间彼此咬合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拉头的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茶香精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即食马铃薯莜面栲栳栳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