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610.8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盛浪;刘丽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3/00;H01L21/67;H01L31/1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清洗 智能 喷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
背景技术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的清洗制绒阶段要经历多次的水清洗步骤,然后将硅片移至干燥设备进行烘干或甩干。其中,每次的水清洗都要在T型溢流槽中进行多级清洗,或者在喷淋槽中进行充分喷淋清洗。
参看图4,T型溢流槽是一种连体三级水槽(具有一级水槽1、二级水槽2和三级水槽3、常开的进水口91、常开的排水口92),每级水槽的槽体一侧的高度低于另外三侧,在清洗过程中,水从T型槽的进水口91流入,不停从每级水槽的底部流入,每级槽体盛满后多余的水从高度较低的一侧流出,直至T型槽的排水口92,从而使每级槽体一直保持溢满状态。水在从槽底到水平面的过程中带动槽体内水的流动更新,并将清洗脏物携带走,尽可能避免清洗脏物在槽内的沉淀集聚等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每一级清洗一定时间后移至下一级重复同样的过程进行清洗。但现有的T型槽溢流清洗方式具有如下的缺陷:
一是槽内不同部位水流动快慢不一致,会导致一定的清洗废液残留,从而不能确保硅片完全清洗干净;
二是清洗过程中的一些固体沉淀物会随着水从下往上的溢流过程带到槽体中部,对正在进行清洗的硅片造成二次污染。
三是这种溢流清洗方式耗水量大,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与我们提倡的环保意识相悖。
喷淋清洗系统以喷淋的方式对硅片进行冲洗,通过水流的冲刷将硅片上的污染物清洗干净。虽然喷淋清洗设备可以降低耗水量,但操作时硅片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较长,很容易造成水纹印等花片,造成清洗不良,影响最终电池片性能,且喷淋压力易造成硅片碎裂。故现有的技术仍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它能在降低用水量的同时使硅片清洗更充分彻底,且不易造成花片。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包括连体二级T型溢流槽,还包括安装在该连体二级T型溢流槽的第二级T型槽上方的水汽双管路喷淋系统,其喷淋头与常闭的设有电磁阀的进水管连通;
安装在所述第二级T型槽内壁四周的红外感应器;
与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电磁阀连接的PLC程序控制系统;
和故障报警系统。
所述第二级T型槽的排水管连通至第一级T型槽。
所述喷淋头安装在可旋转的固定支架上。
所述喷淋头与所述支架呈行星式旋转。
所述喷淋头可独立旋转。
第二级T型槽上方设有两套水汽双管路喷淋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于只用二级T型槽,加上喷淋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水电资源。同时可以智能控制工艺时间,不易因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空气中而产生花片,使硅片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并且PLC程序控制系统提供了智能化操作,还可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的主视图;
图3是简易电路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
图4是现有的T型溢流槽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制绒的智能喷淋槽,包括连体二级T型溢流槽10、安装在连体二级T型溢流槽10的第二级T型槽12上方的水汽双管路喷淋系统、安装在第二级T型槽12内壁四周的红外感应器30、PLC程序控制系统40和故障报警系统。
连体二级T型溢流槽10中,第二级T型槽12排水管121连通至第一级T型槽11,喷淋清洗时废水流至第一级T型槽11,因而第一级T型槽11可作为预清洗槽。
水汽双管路喷淋系统包括喷淋头21,其安装在可旋转的固定支架22上,并且喷淋头21可独立旋转,喷淋头21与支架22呈行星式旋转;喷淋头21与常闭的进水管23连通;根据喷淋范围和槽体容纳篮具8量确定其数量和位置,每一个喷淋头21分别通去离子水和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
根据第二级T型槽12的大小安装合适数量的水汽双管路喷淋系统。较佳地,槽体放置花篮位置正上方安装对应的一对喷淋头21,由PLC程序控制系统40控制。
红外感应器30的感应范围只在相对应的篮具范围内,红外感应器30的位置和数量与篮具8摆放位置、数量相对应。参看图3,红外感应器30与进水管23的电磁阀24连接,并与PLC程序控制系统4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丰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释可降解包膜材料
- 下一篇:一种自动烧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