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9912.1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陶卫军;冯虎田;欧屹;王禹林;李春梅;韩军;钟洋;孙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滚动 直线导轨 精度 保持 试验装置 | ||
1.一种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1]、直线电机定子[2]、滑块[3]、台架[4]、加载装置[5]、导向直线导轨[6]、后防撞器[7]、被测导轨[8]、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9]、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0]、转接板[11]、被测滑块[12]、动子座[13]、直线电机动子[14]、垫板[15]、前防撞器[16];
床身[1]的中间设置凹槽,直线电机定子[2]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直线电机定子对称安装在床身[1]中间的凹槽内,导向直线导轨[6]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导向直线导轨[6]对应一个直线电机定子[2]并位于直线电机定子[2]的外侧,所述两个导向直线导轨[6]相互平行并与直线电机定子[2]平行,直线电机动子[14]位于直线电机定子[2]之间并与动子座[13]相固连,所述动子座[13]安装在一组滑块[3]上,该组滑块[3]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安装在两根导向直线导轨[6]上,每根导轨上安装两个滑块,台架[4]固定在动子座[13]的上方,台架[4]上设置两套加载装置[5],该两套加载装置对称安装在台架[4]的两侧,导向直线导轨[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对前防撞器[16]和后防撞器[7],每根导轨对应一个前防撞器和一个后防撞器;
床身[1]的两侧台面上分别固连垫板[15], 每个垫板[15]上设置一根被测导轨[8],每根被测导轨[8]上安装一个被测滑块[12], 每个被测滑块[12]上固连一个转接板[11],每个转接板[11]上设置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该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为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9]和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0],其中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9]对准被测导轨基准测面,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0]对准被测导轨基准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5]包括交流伺服电机[501]、减速器[502]、固定座[503]、联轴器[504]、固定螺母[505]、套筒[506]、推力滚子轴承[507]、梯形丝杠[508]、梯形螺母[509]、连接套[510]、碟簧组[511]、圆板[512]、压力传感器[513]、加载杆[514]、调整螺钉[515]、导向端盖[516]、导向键[517]、导向筒[518];
交流伺服电机[501]与减速器[502]相连接,该减速器[502]安装在固定座[503]上,所述固定座[503]安装在台架[4]上,所述交流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502]的输入轴相连,减速器[5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04]与梯形丝杠[508]的一端相连,所述梯形丝杠[508]穿过台架[4]的通孔内,该梯形丝杠[508]与台架[4]通孔之间设置一对推力滚子轴承[507],其中靠近联轴器[504]的推力滚子轴承通过圆螺母[505]和套筒[506]定位,台架[4]的另一侧设置导向筒[518],该导向筒[518]的槽内对称设置一对导向键[517],梯形丝杠[508]的另一端与梯形螺母[509]相连接,该梯形螺母通过导向键[517]限制转动,梯形螺母[509]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套[510], 连接套[510]的另一端设置碟簧组[511], 所述碟簧组[511]叠放在圆板[512]上,所述圆板[512]与压力传感器[513]相接触并通过导向键[517]限制转动,压力传感器[513]安装在加载杆[514]上,所述加载杆[514]通过导向端盖[516]导向,并通过导向键[517]限制转动,所述加载杆[514]与转接板[11]固连,所述导向端盖[516]与导向筒[518]相固连,该导向端盖[516]上对称安装用于调整加载杆[514]上下位置的调整螺钉[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碟簧组[511]的碟簧数量为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99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纳米复合塑料制成的覆铜板
- 下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压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