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6470.5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顾家兴;姜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8 | 分类号: | F16F9/18;F16F9/40;F16F9/34;F16F9/36;F16F9/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车辆 横向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是一种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属于机车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衰减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的重要装置。横向减振器的作用是抑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横向运动,及横摆和摇头振动,以衰减车体或车厢的横向振动,显著提高乘坐机车车辆的舒适度,降低车辆相关部件的磨耗,保证机车车辆运行安全。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横向减振器基本可分为有外部突出气包、无外部突出气包等类型。以上各种典型结构在使用时,不仅均存在结构复杂、渗油风险大和检修不便等缺点,并且由于没有简单有效的消泡结构,因此很容易因气泡聚集而产生运动冲击,降低减振器性能稳定性甚至漏油。
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082003697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机车车辆上的横向减振器,在左安装部上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设有活塞;在右安装部固定连接贮油筒,贮油筒内设有缸筒,活塞伸入缸筒内并与密封连接,在缸筒底端设有背压阀,背压阀上开设有连通缸筒内部空腔与贮油腔的流通孔,在缸筒与贮油筒左端部之间设有导向座,活塞杆插入导向座并与其密封滑动连接,导向座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左端螺接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设有向右的环状凸边,在环状凸边内插接有右端伸出该凸边的调节弹簧,调节弹簧右端扣盖有弹簧座,弹簧座的盖体上设有与缸筒空腔常通的进液孔,弹簧座上设有与贮油腔常通的出液孔,左安装部固定连接向右的防尘筒。虽然该技术方案具有可以将系统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量而散逸的特点,但阻尼阀安装于斜孔中,工艺性较差,在导向座加工和阻尼力调整时较不方便。且其缸筒两侧采用的端面密封,存在一定的泄漏风险。此外,申请号为CN20101050493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作用阀系结构的横向减振器,使减振器复原阻尼力相近于压缩阻尼力,从而满足了减振器安装的特殊位置要求,可以在水平放置状态下工作;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器的复原阻尼力的大小通过调节复原阀侧面上常通孔的大小、数量以及可调阀片B和可调阀片C的数量来控制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器的压缩阻尼力的大小通过调节可调阀片A的数量、阀座上流通孔的大小数量以及阀座上阀座台阶的高度来控制的。该技术方案的双作用阀系结构横向减振器是指主要用于汽车的油压减振器,其提供的阻尼力值小,且复原阻尼力(拉伸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之间的偏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工艺性好、密封可靠,并且阻尼效果好、压缩和拉伸阻尼力基本对称的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合理消泡结构的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从而显著提高减振器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包括一端通过底阀固定安装在储油缸安装端内的压力缸,所述储油缸与压力缸之间形成回油腔,所述压力缸内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从储油缸远离安装端的另一端伸出,且与装有防尘筒的另一安装端固连;所述储油缸的另一端内固定装有内孔与活塞杆成密封动配合的端盖,所述端盖和底阀分别装有活塞外伸运动时将压力缸正压腔的油液输往回油腔的阻尼阀和允许回油腔的油液进入负压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上装有活塞内缩运动时允许压力缸正压腔的油液进入负压腔的第二单向阀,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端盖邻近压力缸的一端具有与压力缸外圆形成密封配合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孔底具有与活塞杆形成环形槽的缩径孔,所述缩径孔与压力缸内连通,所述端盖对应缩径孔处装有径向设置的阻尼阀以及与回油腔连通的轴向回油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阀、回油孔等结构分别径向或轴向设置,因此加工、装配工艺性良好,并且容易解决密封问题,有助于简化结构。同时,由于阻尼阀阀体的运动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基本垂直,因此阻尼效果更好,且其压缩和拉伸阻尼力基本一致,对称率可达90%以上。
横向减振器由于其结构特点,内部的油液和空气接触面积较大,在油液循环过程中储油缸内的空气极易进入油液产生气泡。当含气泡的油液被吸入压力缸内部后,将使减振器性能不稳定。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消泡措施:所述储油缸的下部设置吸油管,所述活塞杆的端头装有与压力缸形成间隙的消泡板,所述压力缸的近端盖腔上侧具有与回油腔连通的节流孔。
这样,由于吸油管位于储油缸下侧,处于油面以下,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气泡产生的可能性;即使有部分气泡随油液进入压力缸远离端盖腔内,消泡板与压力缸之间间隙形成的窄过油通道将阻碍较大气泡的形成。而位于压力缸近端盖腔上侧的的节流孔可在动作中将上侧的空气排至储油缸外筒,从而显著抑制气泡的产生,使减振器的减振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朗锐凯迩必减振技术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6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染色支架
- 下一篇:一种防粘料生球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