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944.0 | 申请日: | 201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方洋;冯才伟;冯才茂;赵正苗;冯静;陈炜玲;刘琳;杨秀贤;崔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呋喃 代谢物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试剂盒,特别是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硝基呋喃类药物常作为广谱类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沙门氏菌和埃希氏菌引起的猪、牛、家禽及蜜蜂的胃肠道疾病。但在长时间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硝基呋喃类药物和代谢物均可以使实验动物发生癌变和基因突变,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此类药物禁止在治疗和饲料中使用。
由于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无法检测,但其代谢产物因和蛋白质结合而相当稳定,所以在分析此类药物的残留时经常要分析其代谢后的产物,管理部门就以检测代谢产物为手段达到检测硝基呋喃类残留的目的。目前用来检测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最常用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法(LC-MS/MS)等,这些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假阳性少,但样品前处理过程复杂,仪器化程度高价格昂贵,与之相比,免疫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预处理简单、短暂的检测时间、较大的检测样本量等特点,适合现场监控和大量样品的筛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的检测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的试剂盒,其包括试剂盒盒体、具有12个孔的固定用具及放置其中的12个具塞试剂桶,试剂桶中包括微孔试剂条和8个试纸条,微孔试剂条有8个反应孔,反应孔上具有微孔塞,其中冻干有呋喃它酮代谢物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试纸条由底板、附着在底板上依次紧密相连的样品吸收垫、反应膜、吸水垫和保护膜组成,所述反应膜上具有包被有呋喃它酮代谢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构成的检测线印迹“︱”和包被羊抗鼠抗抗体构成的质控线印迹“︱”。样品吸收垫位于底板始端,吸水垫位于底板末端,检测线和质控线平行,均呈与试纸条的长相垂直的条带状,质控线位于距离吸水垫始端与反应膜相连处5-8mm,检测线位于距离质控线5-6mm。试纸条样品吸收垫上检测端粘贴有保护膜,保护膜上有MAX标记线。
本实用新型试剂盒中试纸条底板可为PVC底板或其他硬质不吸水的材料;样品吸收垫可为吸滤纸或滤油纸;吸水垫为吸水纸;反应膜可为硝酸纤维素膜或醋酸纤维素膜;保护膜为 PE材质保护膜;试剂盒盒体为硬纸盒;试剂桶为塑料试剂桶;固定用具为硬质支撑材料。
本实用新型试剂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灵敏度高。呋喃它酮代谢物检测试剂盒以胶体金标记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制备而成,金标抗体中金颗粒与抗体分子之间无价健形成,二者通过异性电荷间的范德华力相结合,胶体金对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影响很小,且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其中的呋喃它酮代谢物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冻干在微孔试剂条中,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使金标抗体与待检样品液充分接触,充分反应,从而减少误差,增加整个体系的反应灵敏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试剂盒对呋喃它酮代谢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μg/L。
2.显示检测结果形象、直观准确。检测时试纸条以显示红色线 “︱”及“‖”印迹作为阳性和阴性标记,即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显示一条红线“︱”印迹表示在被检测样本液中呋喃它酮代谢物含量高于等于试剂盒对呋喃它酮代谢物的最低检测限,两条红线“‖”印迹表示在被检测样本中呋喃它酮代谢物含量低于试剂盒对呋喃它酮代谢物的最低检测限,结果判定形象、直观、准确、简单明了,不容易出现结果误判。
3.成本低,投资少。使用本实用新型试剂盒,不需另配仪器设备及其他试剂,使现场检测一步到位,成本低廉,投资少,见效快。
4.易于大范围推广应用。试剂盒操作简单,能较好满足动物组织检测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试纸条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试纸条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微孔试剂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试纸条检测结果判定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试剂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用具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固定用具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呋喃它酮代谢物检测试剂盒的组装制备
1)试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3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旋转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