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102.5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15;A61B1/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外套 配套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器械。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40万患者死于此病。在西方发达国家,它是肿瘤致死的常见原因。我国的发病率原本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国民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以平均每年4.2%的速率递增。中国肿瘤死亡报告-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2004-2005年,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直肠癌死亡数6550例,全部恶性肿瘤构成比为3.38%。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7年报告直肠癌发病数是8273例,构成比是5.01%,直肠癌死亡数是4275例,构成比是4.04%。传统肠镜价格昂贵,目前肠镜一根约需要10-20万人民币,检查后清洗消毒耗时,约需要20分钟以上,使得直肠普查难以开展,国内外尚未见到大规模令人信服的直肠普查结果的报道。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直肠癌,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经济省时、装卸简捷、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外套管以及相关配套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器械,包括塑料薄膜管(2)、透明膜(1)、两根导管(3、4),其特征在于肠镜外套管内设有塑料薄膜管(2),所述的塑料薄膜管(2)前端设有封闭的透明膜(1),所述的塑料薄膜管(2)外侧设有两根导管(3、4),其中一根导管(4)连接开关,另一根导管(3)连接吸引。
所述的塑料薄膜管(2)与两根导管(3、4)构成一体结构,构成椭圆形三腔管。
所述的透明膜(1)呈圆形。
所述的肠镜外套管套入肠镜后,透明膜(1)位于肠镜前端。
所述的两根导管(3、4)中一根导管(4)连接开关,另一根导管(3)连接吸引。
所述的开关采用水气控制开关,所述的水气控制开关包括壳体、轴心和旋钮三部分,所述的壳体是一空心且上下封闭的圆柱体,壳体侧面中部设有三个同一水平面的圆孔(11、12、13),三圆孔均与壳体内相通,三圆孔外部均设有导管引出,所述的圆孔(11、13)的连线通过圆柱体壳体的圆心,圆孔(12)与圆心连接,与圆孔(11、13)连线形成的锐角夹角为α,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内侧相匹配的轴心,所述的轴心为自上至下均设有一缺口的圆柱体,轴心中央沿纵轴设有一细管(18),细管(18)上端通过旋转钮(19)与外界相通,细管(18)下端开口于轴心缺口的夹角处(17),该轴心横截面上设有一Y型三通管,开口为(14)的管道位于圆柱型轴心缺口缘,并延伸到轴心的对侧,形成开口(15)的管道,于开口(15)的管道同一侧,另一管道在同一平面上与之成α夹角并沿伸出轴心,形成开口(16)的管道。
所述的轴心为与壳体内侧相匹配的3/4圆柱体。
所述的轴心套入壳体后,Y型三通管与壳体三圆孔位于同一水平面,壳体外一旋转钮(19)与轴心连接,旋转轴心,轴心管道口(14)在壳体圆孔(12)和圆孔(13)之间旋转,与之交替连接,通过轴心管道口(15)或(16),将水或气送达壳体圆孔(11)处。
所述的导管(3)连接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器械是肠镜检查的辅助设施,首先肠镜在套上本装置检查后,即刻从肠镜上脱除,检查一例更换一次外套管,解决了肠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耗时问题;其次,普通肠镜的单一通道限制了水气输送和吸引同时进行,而本实用新型为双通道,两根导管注水气和吸引同时进行,对调节肠腔内视野更为便利,对肠腔的清洁功能较普通肠镜更为简捷,提高了检查的速度和效率,患者无需肠道准备,排便后即可检查;第三,塑料薄膜管的柔软性和前端完全透明的薄膜,使得肠镜检查的视角及清晰度也得到充分保证;在发现病灶时也可通过吸引导管钳取组织行病理检查,检查质量与传统直肠检查无任何差异,适合大规模群体直肠普查,故该设计为大规模直肠普查提供了可能性,市场价值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肠镜外套管及配套机械结构示意图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气控制开关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气控制开关轴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气控制开关壳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气控制开关的轴心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心套入壳体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未经杨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3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化智能数字称重传感器
- 下一篇:燃油发电机组数显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