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栓式柱脚人字形构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4026.1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秋;璩啸;陈建民;钱土根;乐群;周奕枫;朱建生;龚泉;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栓式柱脚人 字形 构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锚栓式柱脚人字形构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运行站内的常规构架和跨线施工需要对对应区域的电网停电2次(构架吊装需停1次,构架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混凝土保养需30天和后期的跨线施工无法连续进行,所以跨线施工需再停1次),这样的常规施工的方法给运行部门在调度和运行上造成极大的不便,并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因此促使我们必须研究一种新的工艺方法减少停电次数,确保电网的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常规220kV出线构架的人字柱往往采用埋入式的柱脚节点形式,即在基础顶部留一个杯口,将人字钢管柱插入杯口中,再利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基础杯口壁与柱之间的间隙。采用此种柱脚节点时,需要等待二次填筑的混凝土形成强度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导线张挂工作。对于改扩建工程,构架的吊装架立及后续的导线张挂都需要不带电的安全施工环境,由此,会造成先后两次停电过程。众所周知,停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重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应当力求改变常规的做法,以减少改扩建过程中需要停电的次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减少停电施工次数,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成本的锚栓式柱脚人字形构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锚栓式柱脚人字形构架,支撑顶部水平横梁,该构架包括:
支柱:每2-3根支柱构成人字形结构;
柱脚:设置在支柱的底部,柱脚上设置有端板;
承台基础:内嵌有锚栓,该锚栓与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柱根据横梁的长度至少设置4组。
所述的端板为圆形结构,端板的外圆周上开设有锚固孔。
所述的锚栓下部嵌设在承台基础内,上部卡设在锚固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解决土建基础施工和构架吊装施工无法连续进行的问题,在构架安装完毕后可以直接进行软母线的安装,从而使目前在运行站内的常规构架和跨线施工需要对对应区域的电网需停电2次变为停电1次,给运行部门在调度和运行上提供方便,不影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成本。使电网更可靠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横梁、2为支柱、3为承台基础、4为端板、5为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锚栓式柱脚人字形构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用于支撑顶部的水平横梁1,该构架包括支柱2及承台基础3。每2-3根支柱2构成人字形结构,在支柱2的底部设置有柱脚,柱脚上设置有端板4,其结构如图2-3所示,其中,端板4为圆形结构,端板4的外圆周上开设有锚固孔,承台基础3内嵌有锚栓5,锚栓5的上部卡设在端板4上开设的锚固孔内,实现支柱2与承台基础3的固定连接。支柱2根据横梁1的长度至少设置4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土建基础施工和构架吊装施工无法连续进行的问题,在构架安装完毕后可以直接进行软母线的安装,从而使目前在运行站内的常规构架和跨线施工需要对对应区域的电网需停电2次变为停电1次,给运行部门在调度和运行上提供方便,不影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4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路用横担
- 下一篇:一种遥控车位锁的离合过载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