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过载功能的电动镜头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907.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5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过载 功能 电动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领域具有防过载功能的电动镜头盖,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红外、可见光等光学仪器的具有防过载功能的电动镜头盖。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仪器使用的电动镜头盖一般采用电机通过齿轮、蜗杆、槽轮等刚性传动方式进行传动,在镜头盖的回转轴上设置限位反馈装置来反馈镜头盖的开启和关闭状态。此类实施方式主要问题在于:(1)开启和闭合过程中不能承受过载,不可手动开启或关闭镜头盖,否则将对传动链或电机产生破坏,(2)设置在镜头盖回转轴上的限位反馈装置不能完全一致的反映镜头盖的开启和闭合状态,在限位反馈装置反应回转轴转动到位时,镜头盖与光学仪器之间仍可能存在间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防过载功能的电动镜头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防过载功能的电动镜头盖,包括底座、镜头盖、镜头盖接头、驱动电机和多个端盖,所述多个端盖位于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镜头盖还包括弹簧座、弹簧和两个摩擦轮,弹簧座和其中一个摩擦轮位于电机输出轴上,另一个摩擦位于底座上,镜头盖上的孔与底座上的摩擦轮的轴连接,镜头盖接头与镜头盖及其中一个端盖相连接,弹簧位于弹簧座和摩擦轮之间,弹簧座、摩擦轮上设置有多个孔,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孔相对应的轴。
所述的摩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轴承位于其中一个端盖的里面。
所述弹簧座、摩擦轮上的孔为半圆形。
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带减速箱的直流电机。
所述的镜头盖与镜头盖接头连接后,镜头盖上的孔与镜头盖接头上的孔同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弹簧刚度使传递的摩擦扭矩的小于电机的堵转扭矩,当外部施加的扭矩超过摩擦力矩时,摩擦轮之间开始打滑,扭矩不会被传递到电机上,对电机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2)控制方式简单,通过延时控制镜头盖的开启与闭合,无需反馈信号,可靠性高;
(3)可在外部手动操作开启和关闭镜头盖,且不会对传动链及电机产生破坏,仍可保证在电动、手动操作时均能开合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电机与弹簧座、弹簧和摩擦轮一组合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电机与弹簧座、弹簧和摩擦轮一组合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1安装在红外热像仪或其他光学仪器上,由带减速箱的直流电机2作为动力,如图1,图2所示,在电机轴上依次安装有弹簧座3和摩擦轮一4,弹簧座3和摩擦轮一4上均有半圆形的孔,通过与电机轴上的半圆形轴配合,弹簧座3和摩擦轮一4可与电机轴同步转动。
如图3,图4所示,弹簧5安装在弹簧座和摩擦轮之间,提供预紧力使锥面配合在一起的摩擦轮一4和摩擦轮二6保持良好接触,通过两个摩擦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电机的输出扭矩。端盖一8及端盖二11位于底座1上,轴承7安装在端盖一8的里面,摩擦轮二6通过轴承7安装在底座1上,摩擦轮二6可在摩擦轮一4带动下绕电机轴转动,镜头盖接头10的一端通过螺钉与镜头盖9连接,镜头盖接头10上的孔与端盖二11的轴成间隙配合,镜头盖9与镜头盖接头10连接后,镜头盖9的孔与镜头盖接头10上的孔同轴,摩擦轮二6的轴从端盖一8的里面伸出,镜头盖9上的孔与所述的轴通过销钉连接,即可在电机2带动下绕电机轴线转动。
当程序控制电动镜头盖关闭时,镜头盖9在电机带动下闭合,在镜头盖压紧在红外热像仪或其它光学仪器上后,摩擦轮一4与摩擦轮二6之间开始相互滑动,电机2在达到延时时间之后停止转动,闭合镜头盖的动作即完成。
当程序控制电动镜头盖开启时,镜头盖9在电机2带动下开启,在镜头盖9碰到端盖二11上的限位柱12后,摩擦轮一4与摩擦轮二6之间开始相互滑动,电机2在达到延时时间之后停止,开启镜头盖的动作即完成。
在意外情况下,比如用户手动开启、关闭镜头盖时或镜头盖开启与闭合过程中被异物卡住,由于摩擦轮之间所传递的转矩未达到电机的堵转转矩,摩擦轮一4与摩擦轮二6之间开始打滑,扭矩不会传递到电机轴上,从而对电机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式农用平地机
- 下一篇:电解锰自动化剥离生产线的自动出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