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报警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891.2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明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报警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报警手机,其属于手机类。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现已普及使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随身工具。同时其性能和功能亦日趋完善。随着人们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机厂商也越来越多地将一些附加的功能整合进了手机,比如GPS功能等。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性的特点,为此人们在遇到不可测事件时,第一时间都会选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寻求帮助或救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但在遇到重大突发性涉案事件时,比如遭遇抢劫、绑架时,当事人往往受到犯罪分子的控制,无法拨打电话,为解决这类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报警问题,有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报警手机,其技术方案为CN200820124541.5所公开,CN200820124541.5所公开的这种报警手机,包括电池、电源管理单元、存储单元、语音单元、显示驱动单元、显示屏、处理器、GPS单元、通讯单元、键盘接口单元、键盘,当键盘输入为特定的报警操作时,该键盘操作经键盘接口单元传输给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一旦接收到有报警请求时,发出指令由电源管理单元锁定GPS单元、处理器、存储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供电,同时通过数据业务渠道向特定的单位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可包括GPS位置信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当事人被犯罪分子所控制并强制将手机电池取下,则当事人无法进行报警操作,同时尽管当事人在此之前进行了报警按键操作,也会由于手机失去了工作电源也无法进行有效地报警,另外,CN200820124541.5所公开的这种报警手机,其报警操作按键是复用的,得经过特定的复杂操作才能准确地表达报警操作,在特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很难记住正确的操作,同时也极可能没有时间进行如此繁杂的操作,依以上所述,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报警手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报警手机,包括电池、电源管理单元、存储单元、语音单元、显示驱动单元、显示屏、处理器、GPS单元、通讯单元、键盘接口单元、键盘,所述处理器分别与存储单元、语音单元、显示驱动单元、GPS单元、通讯单元、键盘接口单元联接,所述显示驱动单元的输出联接到显示屏,所述键盘接口单元的输出联接到键盘,电池经电源管理单元通过常规输出通道输出向各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电源单元,所述内置电源单元联接到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包括一路报警状态输出通道,所述报警状态输出通道至少向处理器、GPS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报警手机,由于增加了内置电源单元,所述内置电源单元可隐藏在手机内部,可以是一充电电池也可以是一超级电容,正常工作时由电池向其充电,以维持其电力,紧急情况下即使电池被取下,其仍能维持报警所涉及的处理器、GPS单元、存储单元、通讯单元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以进行有效地报警,显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作为优选,至少包括一个专用的报警按键,这样可简化报警操作的复杂性,单一的报警按键可能产生误报的问题,可以在技术上选择只能在该专用的报警按键持续被按一定的时间报警有效来避免,长时间按住一键不动的操作也符合人在紧急状态下的本能反应。
作为前述优选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按键与处理器联接,这样的方式可避免手机电池被取下后,键盘操作无法进行而无法报警的问题。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只要再配上一台网络服务器即可有效地进行手机报警服务。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手机硬件体系的基础上,只要在手机软件上配套一些小的模块使用者即可方便地使用这一功能,比如可以在手机软件中预设专门的定制报警参数设置菜单,通过该设置菜单设置项包括报警功能开关,用来控制报警系统是否开启,通常情况下报警系统关闭状态下按报警键是不能报警的,可以将这一设置默认为开启,还可以通过该设置菜单设置报警电话号码、报警短信号码、报警短信内容、服务器IP和端口等。只要设置好了这些一键报警的参数,长按报警键即可实现有效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明,未经陈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