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123.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庾光忠;宁响亮;胡宇新;郭红锋;周函宇;廖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36 | 分类号: | E04B1/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装置 阻尼 橡胶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抗震隔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新型的隔震橡胶支座,其隔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工程结构物底部设计隔震层,在隔震层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使整个工程结构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长,利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水平柔性形成一道柔性隔震层,通过柔性隔震层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阻止并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最终达到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破坏的目的。这种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并且能够防止非结构部件的破坏,也可以避免如建筑物内部装修、室内设备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已有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水平位移相关型隔震橡胶支座,水平等效刚度小,在正常水平作用力下(如大风),水平变形会较大,不利于保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故一般工程结构还需要配装剪力卡榫等装置,因而提高了工程建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
为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包括上连接板、隔震橡胶支座本体、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设置于隔震橡胶支座本体上下两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隔震橡胶支座本体两侧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上端面不低于上连接板上端面,且与上连接板间留有限位位移空间;所述限位装置下端与下连接板连接。所述的限位装置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下连接板固定。所述限位装置的侧面设计有异形荷载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限位装置是支座的一部分,其为脆性复合材料,在大风等正常水平作用力下,能对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水平变形起到限位作用,而在强大的地震作用力下时,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限位装置会发生脆性破坏,不影响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水平大变形隔震耗能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但具备传统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所有功能,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水平限位力,以防止由风荷载等常规水平荷载引起的结构超量位移。改变了现有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限位装置通过单独设置剪力装置产生限位作用的技术,减少安装部件数,简化了整体结构,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包括限位装置1、上连接板2、连接螺栓3、隔震橡胶支座本体4、下连接板5,所述的限位装置1设置于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本体4两侧,与下连接板5连接,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所述的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5设置于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本体4上下两端,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本体4两端面设置螺纹孔,与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5连接,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限位装置1的制作满足结构设计限位位移及设计限位荷载。
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设计小位移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一样,通过橡胶支座发生水平变形来耗散能量,在此情况下,限位装置1与上连接板2没有接触,限位装置1不工作。正常水平作用力下(如大风),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发生中位移变形,且水平荷载不大于限位装置1的设计限位荷载时,结构物带动上连接板2发生水平运动,上连接板2与限位装置1接触,限位装置1开始工作,限制上连接板2继续发生水平运动,起到水平方向限位作用,起到保持工程结构稳定性作用。当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由于地震等原因发生大位移变形时,水平荷载将大于设计限位荷载,结构物带动上连接板2发生水平运动,上连接板2与限位装置1接触,由于水平荷载大于限位装置的设计限位荷载,上连接板2将剪断限位装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恢复大变形能力,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将通过水平大变形起到隔震耗能作用。
限位装置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下连接板固定,其设计限位载荷与材料强度和结构形式有关。为了保证限位荷载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限位装置的材料强度可根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水平荷载与变形的关系设计选用,可选用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在限位装置的侧面设计异形荷载缺口来调整其载荷的。
对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是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而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思想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表面隔热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