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靶排的连续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9550.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伟;李新虎;邓予生;李双龙;薛永庆;魏宽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连续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产品加工的挤压模具,具体指一种异型铜排的连续挤压模具,该异型铜排即靶排的横截面类似 “凸”字结构,但其断面尺寸规格大、宽厚比大,在长度方向可无限延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器行业的崛起和电镀电路板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弱电行业的飞速发展,电镀电路板向着现代化、密集型方向发展,因此对“靶排”的用量逐年增加。起始采用进口的靶排,但价格昂贵;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便于国外技术国内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加工工艺,使该产品实现产业化。采用机械加工的工艺生产,但加工周期长,成品率低,成本高。之后又开始尝试着用热挤压拉伸工艺及扎制拉伸工艺生产,但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靶排的连续挤压模具,使靶排的生产可连续大批量进行,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产靶排的连续挤压模具,所述连续挤压模具为单锥整体式,其内腔结构从入料口到出料口依次为:入口成形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所述定径区向所述连续挤压模具的入料口端面锥度扩大形成所述入口成形区,该入口成形区和所述入料口端面及所述定径区间圆弧过渡;而所述定径区与出料口端面用R圆弧过渡形成出口区;所述入口成形区、定径区、出口区的横截面形状均和所述靶排的截面形状相一致且所述定径区的截面形状尺寸比所述靶排的截面形状尺寸均匀放大,单边放大0.5~1.5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挤压模具结构的改进,实现了靶排的连续大批量生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却提高了效率。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异型铜排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较低的强度、良好的内部加工组织,而且产品的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均达到了机械加工的的公差。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可替代进口产品。从模具结构本身来说,也有结构简单、加工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实现、成本减少、加工周期短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适用于同类型的异型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 靶排”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生产靶排的连续挤压模具,所述连续挤压模具为单锥整体式,其内腔结构从入料口到出料口依次为:入口成形区2、定径区3和出口区4;所述定径区3向所述连续挤压模具的入料口端面1以A°的锥角,锥角在3°、4°、5°或6°扩大形成所述入口成形区2,该锥角小时,挤压出的产品两边成形不满,形成废品;锥角大时,挤压过程中模具内腔的压力增大,模具容易开裂。所述入口成形区2和所述入料口端面1及所述定径区3间圆弧过渡;而所述定径区3与出料口端面5用R0.5~1毫米圆弧过渡形成出口区4;所述入口成形区2、定径区3、出口区4的横截面形状均和所述靶排的截面形状相一致且所述定径区3的截面形状尺寸比所述靶排的截面形状尺寸均匀放大,单边放大0.5~1.5毫米,为拉伸提供加工率为10%~20%的产品。
由于靶排在连续挤压时不利于金属往两边扩展,要求模具中间的阻力要比两边的大,所以定径区3为中间宽两边窄的形状,且其宽度取值为2—7毫米。这样的结构中间的阻力大,连续挤压时金属向两边宽展,容易成型,减少挤压出的产品截面中间料变厚的缺陷。
所述定径区3向所述连续挤压模具的入料口端面1以锥角3°~6°扩大形成所述入口成形区2;
所述连续挤压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为镜面。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艺:下料、锻造、无损探伤、车毛坯、钻孔、热处理、精车外型、磨端面、线切割加工内腔尺寸、人工修锉到出成品。加工工艺与一般的型材连续挤压模具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
1、材料:3Cr2W8V。
2、模具加工前对毛坯进行无损探伤,探伤合格后投入使用。
3、模具的内部,不得存在夹渣、夹灰、气孔、裂纹、偏析、白点、缩松等影响模具内部质量的缺陷存在。
4、热处理硬度HRC:40—45。
5、模具内腔表面粗糙度为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9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蹄片通过式滚弯机
- 下一篇:用于履带拉拔机的衬链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