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豆秸秆纤维地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2839.0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涛;李丽霞;韩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B32B9/02;B32B9/04;B3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秸秆 纤维 地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纤维地膜,主要涉及一种大豆秸秆纤维地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价格低廉且可再生的农作物秸秆生产制造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地膜已开始研究,并取得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农业作物秸秆物理学特性的差异,其不同作物秸秆纤维地膜性能差别较大,应用受到限制。目前,用大豆秸秆纤维为主料制成的大豆秸秆纤维地膜存在整体强度低、不适应机械化铺放作业使用的技术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大豆秸秆纤维地膜结构,达到提高大豆秸秆纤维地膜整体强度、满足和适应机械化作业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大豆秸秆纤维地膜上、下表面上均配置蓖麻油型聚氨酯/苄基魔芋葡苷聚糖半互穿网络再生膜生物基涂层,所述的蓖麻油型聚氨酯/苄基魔芋葡苷聚糖半互穿网络再生膜生物基涂层的厚度H为0.05-0.10mm,且大豆秸秆纤维地膜上、下表面呈平滑状,或在大豆秸秆纤维地膜一侧表面上设有凹凸相间的网状格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强度好,可满足机械化铺膜作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豆秸秆纤维地膜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大豆秸秆纤维地膜、2、蓖麻油型聚氨酯/苄基魔芋葡苷聚糖半互穿网络再生膜生物基涂层、3、网状格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大豆秸秆纤维地膜结构,在大豆秸秆纤维地膜1上、下表面上均配置蓖麻油型聚氨酯/苄基魔芋葡苷聚糖半互穿网络再生膜生物基涂层2,所述的蓖麻油型聚氨酯/苄基魔芋葡苷聚糖半互穿网络再生膜生物基涂层2的厚度H为0.05-0.10mm,且大豆秸秆纤维地膜1上、下表面呈平滑状或在大豆秸秆纤维地膜1一侧表面上设有凹凸相间的网状格纹3。
作业使用中,本大豆秸秆纤维地膜的机械强度可以完全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且对土地增温效果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解后无残留、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2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尘轴套的深井泵
- 下一篇:窗口报警花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