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自动化张拉位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523.X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2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波;闫俊花;曾琦;单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益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004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自动化 位移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装置,特别是指桥梁自动化张拉位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张拉钢束式钢筋时是用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作业的,位移测量都是使用米尺等量具人工测量出张拉的位移。人工测出的数据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操作方法、疲劳程度、使用测量的工具的差异以及设备的平直度、环境温度、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数据的误差相差较大,张拉位移直接决定预应力值的大小,张拉位移值的大或小,都将使预应力值超差或不足,直接的结果是影响张拉精度,张拉精度失控,会给桥梁的强度及整体稳定性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张拉位移进行准确测量的桥梁自动化张拉位移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方案是:
桥梁自动化张拉位移测量装置,包括穿心式千斤顶以及测量装置;在穿心式千斤顶的活塞缸筒外表面设置有导轨以及与其套装滑动配合的导轨轴,导轨轴与穿心式千斤顶的活塞同轴向设置,导轨轴的内端与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入端固定装配,导轨轴的外端与活塞的外端通过连杆机构联动装配。
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将输出的信号经A/D转换、信号放大、中央处理后传递给相应的显示仪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即可完成数据的读取,因电路部分和输出设备均属于现有技术且有市售产品,申请人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思还有:
连杆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导轨轴外端与活塞的同步联动,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的装配,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其中较为常见且优选的结构形式是,连杆机构为“L”型或“U”型,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活塞的外端贴合,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导轨轴固定装配。
为便于连杆机构的装配,更为优选的结构形式是,连杆机构包括间隔设置于活塞外端及导轨轴外端一侧的顶杆,固定于顶杆下端内表面、且内侧与活塞外端表面贴合的接触球珠,两端分别与顶杆上端和导轨轴外端固定的连杆。
为对导轨轴、轴承座、测距传感器等部件形成较好的保护,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导 轨轴、轴承座、测距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与导轨轴外端相邻的壳体上设有与导轨轴外端部对应适配的开口,轴承座及测距传感器分别与壳体侧壁紧固装配。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为便于壳体的安装和其内部零部件的布置,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的壳体采用上盖、下盖固定连接后组成。
为避免导轨轴的转动以影响测距,所述的导轨轴左、右两侧设有固定于壳体上的防转挡轴。
为实现防转挡轴与导轨轴之间的灵活配合,同时减小对导轨轴造成的摩擦阻力,优选的结构设计是,导轨轴7左、右两侧与防转挡轴20之间还设有轴承22,轴承22设置在固定于壳体内壁的轴承座10内,防转挡轴20分别将两轴承22转动工作面顶压于导轨轴7的左、右两侧面。
为使穿心式千斤顶的活塞回缩后导轨轴能够及时复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导轨轴前端与活塞缸筒或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复位簧。
复位簧优选的结构及装配方式是,所述的复位簧末端与壳体下部的内壁相连,复位簧的前端与导轨轴前端固定的连杆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千斤顶活塞的伸出量进行测量,可准确获得钢束的实际伸长量,避免了人工用皮尺测量的位移偏差,确保了张拉位移测量精度,从而确保了桥梁的强度及整体稳定性,确保了线路质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活塞;2、接触球珠;3、顶杆;4、第一螺钉;5、连杆;6、第二螺钉;7、导轨轴;8、复位簧;9、第三螺钉;10、轴承座;11、上盖;12、销子;13、信号输入端;14、测距传感器;15、第四螺钉;16、第一螺母;17、第一螺栓;18、第二螺母;19、第五螺钉;20、防转挡轴;21、活塞缸筒;22、轴承;23、下盖;24、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本说明书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益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益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5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