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帘车贯穿梁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300.1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俊;陈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帘车 贯穿 加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材成型加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拉帘车贯穿梁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在物流日益发达的今天,拉帘车因为其具有厢体轻量化、装卸便捷化而受到市场的欢迎。拉帘车的车厢两侧没有铁皮,而是在载货的时候用拉帘封闭,因此,如果拉帘没封紧,运输过程中货物容易滑出。通常,为减少货物从车厢内向外滑动趋势,拉帘车车架底板较长的两边需要高于车架中间,也即车架底板的横截面呈“V”字形,因此就需要将拉帘车的贯穿梁需要做成“V”字形。目前,在加工“V”字形贯穿梁时,是将两根制作贯穿梁的钢材切割出相同角度后,再将两根钢材对称地通过切口拼合后焊接而成,如此操作工序繁杂,且焊接时拼合处的钢材容易变形,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制作好的贯穿梁能保证同一个下凹角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帘车贯穿梁加工工装,可以一次性将贯穿梁压制出所需的下凹角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帘车贯穿梁加工工装,包括水平放置于机架上的压台,所述压台上设置有下压模,所述下压模为三个方柱,所述下压模两侧设有定位板,还包括一个连接于制动系统的上压模。
三个方柱呈一字排开,等分设置于压台上。
定位板设置于三个方柱呈一字排开的两侧。
中间方柱的中心位置与两侧方柱的外侧边连线呈V字形。
中间方柱与两侧方柱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77度。
所述上压模位于中间方柱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便可将穿梁直接压制出所需角度,工序简单,所制作出的贯穿梁下凹角度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中1.机架,2.压台,3.下压模,4.上压模,5.贯穿梁,6.定位板,7.制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放置于机架1上的压台2,所述压台2上设置有下压模3,所述下压模3为三个方柱,所述下压模3两侧设有定位板6,还包括一个连接于制动系统7的上压模4。
三个方柱呈一字排开,等分设置于压台2上。
定位板6设置于三个方柱呈一字排开的两侧。
中间方柱的中心位置与两侧方柱的外侧边连线呈V字形。
中间方柱与两侧方柱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77度。
所述上压模4位于中间方柱上方。
如图2所示,将未加工好的贯穿梁5放在定位板6之间,启动制动系统7,制动系统7将上压模4下压,并将贯穿梁5挤压到下压模3上,待成型后,取出加工好的贯穿梁5。
整个过程简单易行,加快了制作贯穿梁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费时费力的其他工序,同时还保证了贯穿梁角度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