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锚固钻孔施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496.2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黄维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钻孔 施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筑路等工程领域,特别涉及的是岩土边坡锚固施工作业中的边坡锚固钻孔的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山区修建铁路、公路等工程中大量采用锚固技术加固岩土边坡。普通的施工方式往往在对坡面钻锚固孔之前,先用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然后把沉重的钻孔机抬到平台上。在钻好一个孔后,又要把钻孔机从这个平台拆卸下来,再由人工将钻孔机沿脚手架移动至下一个钻孔位置上安装固定,再施钻下一个孔。其过程既要保证用脚手架所搭设的平台满足相应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条件,还要保证把钻孔机根据坡面测放的孔位准确安装固定。可见此项施工作业方式难度大,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在实施钻孔作业需要较多的人工,且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危险性也较大。除此之外,若采用大型专用设备,如使用长臂作业台车,不仅价格十分昂贵,其作业高度也有限,超过20米就无法使用。所以当前在边坡锚固施工中,其钻孔作业费工,费时,成为影响锚固工程进度与成本的一大问题。如何能简便、安全可靠来完成锚固孔施工,已成为施工现场最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移动轻便,减低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能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的边坡锚固钻孔施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边坡锚固钻孔施工设备,包括钻孔、雪橇式机架,机架前后端分别有两前橇头、两后橇头,牵引架铰接在机架两前橇头上,下铰座固定在机架中前部,固定在钻孔机槽钢架上的上铰座通过销轴与下铰座铰接,支撑杆一端铰接并顶在钻孔机槽钢架上而另一端有数个定位孔,后支架装在机架后端,后支架相对支撑杆的位置上支撑座,支撑座上有支撑孔,销杆穿在支撑杆上的定位孔和支撑座上的支撑孔中将支撑杆另一端支撑在支撑座上,机架前、后橇头上分别系有辅助缆绳。钻孔机与机架之间的相对角度可通过支撑杆而调整,在施工中是通过安装在坡面上方的卷扬机将本实用新型的边坡锚固钻孔施工设备,从坡面下方拖拉至在坡面按设计预先标记的钻孔位上。
上述的前、后橇头分别呈向上翘起状,分别装有销钉,辅助缆绳一端连接在销钉上。可从四个不同方位辅助拖拽住设备,四条缆绳既可起到在拖拉中调整设备方位的作用,又在钻孔作业中起到稳定设备的作用,也同时起到安全绳的作用。
上述的机架底座前后四角分别有螺孔,与机架底座上的螺孔旋合的锚钉的下端为尖头,锚钉上螺纹装有锁紧螺母。锚钉能在钻孔作业中顶入地面,起到设备在钻孔作业中免于滑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钻孔设备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为:1)旱地雪橇式结构,整体简单、移动方便,可通过卷扬机实现在边坡上牵引移动。2)钻孔机钻杆相对坡面的角度可根据要求实现调整,调整范围大。3)以雪橇式架作支撑面,在移动或钻孔施工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设备移动轻便,减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性,施工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锚固钻孔施工设备结构图。
图2是支撑杆与后支架连接结构图。
图3是橇头与锚钉部位结构图。
图4是锚固孔施工现场示意图。
图5是施工现场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雪橇式机架8前端两前橇头5与牵引架10铰接。卷绕在卷扬机16上的钢缆17一端系在牵引架10中间部位。下铰座7固定在机架8的中前部为,上铰座3固定在有钻杆11的钻孔机1下部槽钢架1-1上,上铰座3与下铰座7通过销轴12实现铰联接。后支架4固定在机架8的尾部。支撑杆2一端以铰接形式顶在钻孔机1槽钢架的后部。位于机架后部的后支架4上相对支撑杆2的位置有含支撑孔4-2的支撑座4-1,销杆3插入支撑杆上数个定位孔的某一定位孔2-1和支撑座上的支撑孔将支撑杆另一端支撑在后支架4上实现钻孔机1与机架8之间构成某个所需的角度。钻杆箱6装在机架底座上。
参见图3,分布在机架8四角的锚钉9为下端尖头的螺杆,旋入螺孔中,锚钉顶部可施扳手工具使其向下插入地面或向上退离地面,通过锁紧螺母14锁定位置。机架8两前、后橇头5、5-1呈向上翘起状,并分别开有槽,插有销钉15,辅助缆绳20系在销钉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4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