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378.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两角长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5/04 | 分类号: | B41J1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介质 供给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介质供给机构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具备使用长条状的记录纸作为印刷介质并将记录纸卷绕成辊状结构的辊卷纸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这样的打印机大多作为POS终端或自动存取款机(ATM)等业务用设备的印刷机构使用。以下,将使用辊卷纸作为印刷介质的打印机称为“辊卷纸打印机”。
在辊卷纸打印机中,除了对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部以外,还具有从辊卷纸放出记录纸并对其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作为这样的打印机,可以例示出以下结构,利用主要由电动机驱动的压纸卷轴(输送机构)将记录纸放出并同时向输送方向下游的印刷机构输送,利用印刷机构依次进行印刷并将其作为印刷物排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14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56252号公报
在使用这样的打印机作为业务用设备时,为了减少辊卷纸的补充和更换的频率而能够长时间使用,有时使用卷绕半径大的辊卷纸。然而,在使用卷绕径大的辊卷纸时,由于辊卷纸的惯性力大,因此为了使辊卷纸旋转而将其放出需要较大的力,因此输送机构的动力不够,在印刷开始时可能无法适时地将记录纸放出。
在辊卷纸打印机中,由于以固定的速度进行送纸,并以相对于送纸方向交叉的印刷机构进行印刷,因此送纸速度产生不均时,可能引起印刷不良。因此,在如上述那样使用卷绕径大的辊卷纸时,可能在印刷开始时发生印刷不良。
相对于此,例如,考虑出提高构成输送机构的电动机的能力,但这样会引起消耗电力的增大或装置的大型化,因此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不能获得合适的解决对策。因此,需要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放出时的负载的技术。
此外,不仅是使用辊卷纸的打印机存在上述问题,在将辊卷纸以外的带状的印刷介质卷绕成圆筒状而进行保持,并在放出的同时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发生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如辊卷纸那样卷绕成圆筒状的印刷介质开始放出时的惯性负载,并能够抑制印刷开始时的印刷介质的输送延迟的印刷介质供给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印刷介质供给机构从而抑制了印刷不良的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印刷介质供给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旋转轴,其穿过卷绕成圆筒状的带状的印刷介质的卷绕中心,将所述印刷介质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动部,其支承所述旋转轴,所述转动部设置成绕转动轴转动自如,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设定在与所述旋转轴的延长轴不同的位置。
当要放出印刷介质时,对卷绕成圆筒状的印刷介质施加朝向使其旋转的方向的力,从而放出印刷介质。同时,经由印刷介质对支承印刷介质的转动构件也施加使转动构件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向的力。
于是,印刷介质与转动构件同时向送纸方向转动,其结果是,即使记录纸未从辊卷纸放出,也会在不迟于热敏头的印刷的情况下进行记录纸的输送。
此外,在辊卷纸转动的期间,辊卷纸开始旋转,记录纸从辊卷纸放出。
通过如此使通过圆筒状的印刷介质整体转动而实现的被放出的印刷介质的移动、以及通过圆筒状的印刷介质整体旋转而实现的被放出的印刷介质的移动以协同动作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而开始放出印刷介质时的惯性负载得以降低。
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构成不易产生印刷开始时的印刷介质的输送延迟的印刷介质供给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转动部具有夹持所述印刷介质且设置成绕所述转动轴转动自如的一对转动构件,所述旋转轴设置成横跨所述一对转动构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印刷介质的载荷分散施加给一对转动构件,因此使作用在转动构件的转动轴部分的负载分散,从而能够抑制破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转动部具有将所述一对转动构件相互连接的连接构件。
根据该结构,经由连接构件使一对转动构件的动作同步,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转动构件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地降低开始放出印刷介质时的惯性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转动部以所述印刷介质的剩余量越少则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动轴的分离距离变得越短的方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灯泡改良结构
- 下一篇:自动翻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