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803.4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文;黄太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发药机出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发药机的出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的综合医院内,几乎每天都有许多人在排队看病,而医院的药房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病人的取药需求。为了能够快速取药,许多医院的药房都采用了自动发药机,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能够满足医院数字化的要求。虽然采用了自动发药机,但医院对病人购药仍采用的是人工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到多个常用药架上一一取药、发药。此常用的药架不但占用空间大,而且人工取药的方式劳动强度高,易出差错,且工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放置在药槽上的盒装药品快速、可靠送出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与自动发药机固接的药槽的最低端上的开口,带有支板的翻转板位于开口内,翻转板通过旋转轴与药槽相连使得翻转板可绕旋转轴翻转,在旋转轴上设有阻力机构,通过阻力机构的作用由支板及翻转板位于支板上方的部分将药槽上的药盒抵住,翻转板的底端与驱动机构铰接,翻转板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翻转,在翻转板的顶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在第一缺口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第一辅助滚子,在支板的前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在第二缺口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第二辅助滚子。
优选地,在所述支板的上方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药槽上。
优选地,所述阻力机构包括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在所述旋转轴外,在所述翻转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扭力弹簧,在扭力弹簧的侧边设有限位套,限位套套在所述旋转轴外。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组件或电磁驱动机构,气缸组件或电磁驱动机构的伸缩端与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与所述翻转板的底端铰接。
优选地,在所述翻转板的底端形成有下开口,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伸入下开口内,轴贯穿翻转板的底端及连接杆的端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辅助滚子及所述第二辅助滚子的轴心制有孔,孔分别与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辅助滚子及所述第二辅助滚子的外径≥5毫米,其外形为圆球、椭圆球、橄榄球体、算盘算珠体、棱形体、或圆柱体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长为1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发药机的对盒装药品能够准确、可靠、飞速、多次出药的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不易出错,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翻转板部分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待出药剖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初出药剖视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药盒后部被顶起剖视图;
图5D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药盒已出翻转体回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发药机出药装置,包括位于与自动发药机固接的药槽1的最低端上的开口2,带有支板的翻转板3位于开口2内,翻转板3通过旋转轴4与药槽1的两侧相连使得翻转板3可绕旋转轴4翻转。在旋转轴4外套有扭力弹簧11,在翻转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扭力弹簧11,在扭力弹簧11的侧边设有限位套12,限位套12套在旋转轴4外。挡药状态时,在扭力弹簧11的作用下,由支板及翻转板3位于支板上方的部分将药盒5抵住,翻转板3的底端与驱动机构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选择气缸组件13,气缸组件13的伸缩端与连接杆14相连,连接杆14与翻转板3的底端铰接。铰接的具体结构是:在翻转板3的底端形成一个下开口15,连接杆14的端部伸入该下开口15内,随后用一根轴贯穿翻转板3及连接杆14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板式传送带
- 下一篇:一种大跨距同步平行运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