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流速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568.0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海;李庆金;周建伟;王学金;刘谦;岳成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海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流速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流速记录仪。
背景技术
目前,流速仪的信号由机械接触丝产生,流速仪的接触信号很不完整,而且流速仪受水体漏电阻的影响,信号的机械开关特性极差,给信号的接收计数带来一定的难度。多年来一直没能较好地解决,传统的方法是延时覆盖,把接触丝的一个接触过程覆盖为一个信号,进而记录信号个数,由于流速的大小在不同的测点悬殊很大,并且流速越慢,接触丝开关特性越差,无法用硬件延时完全解决,延时的长短一般由人工根据现场流速的大小设定(电位器调节),如果测验人员对仪器性能了解较少,对现场流速的估计偏差较大,延时调节过长,可能把两个信号覆盖成一个信号,出现漏计现象,如果延时调节过短,没有覆盖接触丝的一个接触过程,将会出现多计(把接触丝的抖动脉冲计入计数器),总之不管延时调节的过长或过短,都会出现计数错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流速检测准确的智能流速记录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流速记录仪,包括锂电电池、微控制器以及均与微控
制器连接的仪器接口、显示屏和按键模块;
所述仪器接口用于采集流速仪转动时产生的电平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首先接收电平信号监测当前流速仪的接触丝一个完整接触周期时间,根据此时间计算出延时覆盖常数,然后根据延时覆盖常数对以后每个接触周期进行延时覆盖处理,得到有效脉冲,并把有效脉冲个数进行累加,得出总的有效脉冲个数,同时记录计数时间,根据流速仪给定的计算公式、有效脉冲个数、计数时间计算出流速数值;最后把计数时间、有效脉冲个数、流速数值显示在显示器上;
所述按键模块用于输入操作指令,设置参数,并传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响应,并将相应记录和计算出的数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上述锂电电池为充电电池,所述仪器接口连接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通
过仪器接口接通电源给锂电电池充电。
上述微控制器采用AT89S52 型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实现流速信号的自动采集、处理、计算及流速显示功能。2.适应目前常用各类型转子式流速仪,已满足河流及渠道的测速要求。3.计数器整体性能稳定、可靠,最大限度的减小仪器的故障率。4.系统整体性能适应年内气温、湿度变差大的气候;计数器体现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充电后一次连续工作时间长。5.具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1外壳,2仪器接口,3显示屏,4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流速记录仪,包括锂电电池、微控
制器以及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仪器接口2、显示屏3和按键模块。锂电电池、微控制器、按键4以及电路板装在外壳1内,仪器接口2设置在外壳1的顶端,方便插接。显示屏3和按键位于外壳1表面。仪器接口2用于采集流速仪转动时产生的电平信号,锂电电池为充电电池,仪器接口2连接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用于通过仪器接口2接通电源给锂电电池充电。微控制器首先接收电平信号监测当前流速仪的接触丝一个完整接触周期时间,根据此时间计算出延时覆盖常数,然后根据延时覆盖常数对以后每个接触周期进行延时覆盖处理,也就是滤除因机械接触丝抖动产生的干扰信号,得到有效脉冲,并把有效脉冲个数进行累加,得出总的有效脉冲个数,同时记录计数时间,根据流速仪给定的计算公式、有效脉冲个数、计数时间计算出流速数值;最后把计数时间、有效脉冲个数、流速数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按键模块用于输入操作指令,设置参数,并传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操作指令进行响应,并将相应记录和计算出的数值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充电模块系锂电充电专用适配器,具有过流,过压、过充、过温保护功能;显示器为16×2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信号数、测速历时、测点流速值。
微控制器采用AT89S52 型号,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可编程Flash 存储器。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海,未经张广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主板测试设备的三轴联动机构
- 下一篇:成品白炭黑白点便捷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