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260.6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华;代业胜;严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坂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56 | 分类号: | F24F1/5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室外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以及内部支撑件一般都采用金属钣金件,如镀锌板、镀铁板等,冲压、焊接后经模具拉伸、压制成型后,再进行除油、磷化、防腐、喷塑等复杂工艺处理成的。其喷塑表面具有容易被划伤、点脱落等缺陷。另外,由于空调室外机长期在室外,暴露在大气中,容易受风、雨、雪、太阳曝晒等环境的影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等易出现被腐蚀或者流黄水等现象,特别在沿海地区湿度大的环境中,腐蚀更严重,使用寿命减短。有些厂家为了克服金属铁钣金件的这些缺陷,采用不锈钢材料钣金件来制造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以及内部支撑件,但其造价成本过高,产品性价比低,不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腐蚀性强、延长使用期限、成本低的空调室外机的壳体。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包括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与底座,还包括与前面板、上盖板及底座分别固接的左栅板,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搭接固定,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的材质为有机非金属材料。
上述方案的优先方案是,所述有机非金属材料为聚氯乙烯、聚丙烯或尼龙。
当然,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内部的风机支撑件等也可用聚氯乙烯、聚丙烯或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也起到了抗腐蚀性,延长了空调室外机的整体使用期限。
聚氯乙烯、聚丙烯与尼龙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材料,由于其具有耐酸碱和耐腐蚀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其中,聚氯乙烯又称PVC,机械强度较高,具有耐酸、耐碱和耐腐蚀的优良性能;聚丙烯具有耐热、耐腐蚀,抗张强度等优点;尼龙是聚酰胺俗称,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耐热,耐磨损,耐酸碱,电绝缘性好,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壳体是由聚氯乙烯、聚丙烯或尼龙采用已知的注塑(吸塑)加工工艺制成的,同现有技术中使用金属钣金件制成的壳体与支撑件具有以下优点:
1、PVC、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加工成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其加工工艺简单,成品率高,原材料成本低;
2、适合室外恶劣环境,其抗腐蚀性强、抗紫外线、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3、由于PVC、尼龙等非金属材料重量轻,所以空调室外机对房屋的外墙承重要求小;并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4、左栅板结构增加了空调室外机的通风面积,改善了室外机的散热性能;壳体的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搭接固定,加强了室外机的稳固,并减少了固定螺钉数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立体图;
图中,1-上盖板,2-右侧板,3-前面板,4-左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立体图,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包括前面板3、上盖板1、右侧板2与底座,还包括与前面板、上盖板及底座分别固接的左栅板,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搭接固定,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的材质为PVC材料。
实施例二: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立体图,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包括前面板3、上盖板1、右侧板与底座,还包括与前面板、上盖板及底座分别固接的左栅板4,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之间通过搭接固定,所述前面板、上盖板、右侧板、左栅板与底座的材质为尼龙材料。
另外,空调室外机的壳体材质还可以是聚丙烯材料。
以上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而进行修改或变动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坂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坂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