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5879.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胜;熊高勇;邱瑞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B60S9/20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节能 动力 单板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适用于狭窄场地小车转向通行(如地下停车场等)场所,属于交通工程的范畴。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私家车数量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大量的车辆涌入道路,从而导致了停车难、停车贵的社会状况。所以改善目前停车位紧张的状况已经迫在眉睫。
导致停车位紧张的根本原因是机动车辆增长速度与停车场建设步伐反差较大,尤其是小汽车。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不仅远大于停车场所提供的停车位,其增长率也超过了配套停车场的增长率,所以就造成了现在停车位供小于求的现状。
地下停车场对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是造成停车位紧张的重要原因。小汽车在停车场进出口转弯时需要较大的转弯半径,就必然导致转弯面积引起土地浪费,另一方面,转弯还使得停车场必须满足足够的通道宽度,这就限制了一些面积或宽度较小的建筑物改扩建成地下停车场。
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的静态交通问题最为严重。据统计,老城区中超过七成的小区都没有正规的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为改善这一问题,老城区政府采用“插空”方案,在一些较为空旷的地方规划停车位,但老城区土地资源捉襟见肘,此举不能有效解决停车问题。
老城区建筑物一般都有原本用作防空的地下层,据调查,这些可观的地下层空间的实际利用率几乎为零。如果将一些建筑物地下层改造成停车场,将大大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老城区的建筑物间距、地下入口尺寸普遍偏小,小汽车在进出口处转弯空间受限,成为改扩建工程中的瓶颈。若能实现小汽车在狭窄空间中顺利转弯,便能有效解决停车问题。
目前国内外还未出现与解决停车困难相关的机构和文献报道,但已有部分用于汽车、火车掉头的大型机构。现有的转向机构设计复杂、造价昂贵、能耗较大,且不便于无人管理,因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汽车一些狭窄空间的转向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以小汽车自身重力为旋转动力,实现小汽车在狭窄空间内的原地转向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车节能无动力单板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套筒、内套筒、楔形滑块、强力弹簧、滚动轴承和承重转板,外套筒用于与基座相固定,其内表面有凹槽滑轨,内套筒设置在外套筒内部,其外表面焊接有楔形滑块,楔形滑块与凹槽滑轨相啮合,承重转板通过焊接于内套筒顶端的槽钢支撑,并铆接在内套筒上;强力弹簧下端固定在基座上,上端连接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固定于承重转板下表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凹槽滑轨由直线段滑轨和弧线段滑轨组成,其直线段滑轨长度80毫米,弧线段滑轨竖向长度220毫米,水平方向绕内套筒旋转90°,外套壁厚30毫米内抠凹槽滑轨深度15毫米,槽宽度30毫米,螺旋向下,弧线展开倾角45°,在转向前,楔形滑块位于凹槽滑轨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汽车重力作用下以螺旋传动实现汽车转向,其实现形式是相互啮合的楔形滑块和凹槽滑轨,凹槽滑轨呈直线+弧线形,起导向作用,滑块在汽车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凹槽滑轨运动,从而带动转板旋转下降。当小汽车逐渐驶上承重转板时(前轮驶上承重转板),楔形滑块沿着直线段滑轨运动;当小汽车完全驶上承重转板时(后轮驶上承重转板),楔形滑块开始沿弧线形滑轨运动,滑块、内套筒、承重转板相互焊接形成整体,当滑块沿着直线段滑轨运动时,承重转板竖向下沉,当滑块沿着弧线段滑轨运动时,承重转板螺旋下沉,当滑块运动到滑轨底端时,承重转板正好旋转90°,从而实现小汽车原地转向90°。当小汽车离开转板后,装置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状态。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处,可以实现车辆在原地转向,节省转弯面积,提高停车场的效率;用于老城区改扩建工程中,可使转弯空间受限建筑物地下层改造为停车场,优化小区静态交通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拓展停车空间,改善停车环境:中心城区停车紧张地段,已有停车场出入口安装转向装置,可节省空间,增加停车位;老城区建筑间距、地下入口转弯空间受限区域,使用转向装置,将建筑物地下层改造为停车场;
2)将小汽车自身重力转为装置转向推力的机械传动,可靠性高,可无人管理,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锁孔智能遥控门锁的人工应急装置
- 下一篇:用于檩条上的移动式载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