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出风口拨钮与拨叉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5233.2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军;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风口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尤其涉及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拨钮和拨叉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都具有风向调节机构或风量大小调节机构。根据汽车空调出风口形状和调节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为栅格型汽车空调出风口,它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可调节风向的垂直叶片和水平叶片,如专利号为ZL20082003226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授权公告号:CN201173556Y);第二种为球型汽车空调出风口,它一般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出风口的风门控制机构,风向调节通过旋转壳体来实现,出风量大小通过外表面设计全封闭的结构来实现。
栅格型汽车空调出风口中的出风口叶片上设有拨钮,扳动拨钮,出风口叶片就能改变风向,一般地,拨钮可相对出风口叶片能在一定行程内移动,超过范围便会带动出风口叶片移动,从而改变风向。目前,常见的拨钮操作机构包括拨钮、拨叉、出风口叶片及阻尼件,前述的拨钮向下延伸有卡扣部,该卡扣部具有弹性,并至少为两个且彼此间隔布置于拨钮两侧,该卡扣部伸入拨叉内并与拨叉的挡板部卡接配合,前述的出风口叶片装配于拨钮与拨叉形成的空间区域中,前述的阻尼件设于拨钮的内腔并下端面与出风口叶片外壁相适配。这类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020217156.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汽车空调出风口拨钮》(授权公告号为CN201697290U),上述结构虽然装配简单,出模成型便捷,但拨钮在注塑成型时易于内凹变形,拨钮的卡扣部容易从拨叉中滑出,承受滥用力较小,使用寿命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拨叉与拨钮不易脱开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拨钮与拨叉的连接结构,包括拨钮、拨叉、出风口叶片及阻尼件,前述的拨钮向下延伸有卡扣部,该卡扣部具有弹性,并至少为两个且彼此间隔布置于拨钮两侧,该卡扣部伸入拨叉内并与拨叉的挡板部卡接配合,前述的出风口叶片装配于拨钮与拨叉形成的空间区域中,前述的阻尼件设于拨钮的内腔并下端面与出风口叶片外壁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向上延伸有限位部,对应地,所述拨钮的内壁具有供前述限位部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拨叉的具有张紧于两个卡扣部中间的张紧块。
作为优选,所述张紧块的截面外宽内窄,两端形成两个尖状的限制部。
阻尼件的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的阻尼件包括本体部及设于本体部下端面的阻尼部,前述的阻尼部成型有与出风口叶片外壁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拨叉向上延伸有一阻挡筋,对应地,所述的出风口叶片一侧具有一与前述阻挡筋配合现在拨叉相对出风口叶片位移的凸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限位部与限位槽配合结合张紧块设置于两个卡扣部之间,这样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加强了拨叉和拨钮的连接装配,可以有效地防止或修正因拨钮在注塑成型时或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内凹变形,拨钮就不易从拨叉拨出,从而能承受更大的滥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分解装配图。
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M部的放大图。
图6为阻尼件的放大图。
图7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8为图7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N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汽车空调出风口拨钮与拨叉的连接结构包括拨钮1、拨叉4、出风口叶片3及阻尼件2,拨钮11向下延伸有卡扣部11,该卡扣部11具有弹性,为四个且彼此间隔布置于拨钮1两侧,卡扣部11伸入拨叉4内并与拨叉的挡板部45卡接配合,出风口叶片3装配于拨钮1与拨叉4形成的空间区域中,阻尼件2设于拨钮1的内腔并下端面与出风口叶片3外壁相适配。
如图3所示,拨叉4向上延伸有限位部41,限位部41为两个并设于拨叉4两侧,拨钮1的内壁具有供限位部41设置的限位槽。如图4和图5所示,拨叉4的具有张紧于两个卡扣部11中间的张紧块43,张紧块43的截面外宽内窄,两端形成两个尖状的限制部431。
如图6所示,阻尼件2包括本体部21及设于本体部21下端面的阻尼部22,阻尼部22成型有与出风口叶片3外壁相适配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爆壳体水压试验的快速工装装置
- 下一篇:双三柱三角形直角圆形铁心磁控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