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3266.3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丑纪能;潘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832012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化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硅占全球多晶硅生产总量的80%以上。根据改良西门子法的工艺技术路线,每生产1吨多晶硅将产生约14-20吨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何减少还原反应中副产物四氯化硅生成量,和提高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为多晶硅生产原料三氯氢硅效率,是降低多晶硅生产能耗和成本的关键。
四氯化硅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品,不能用普通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工业化的回收利用四氯化硅方法主要是热氢化和冷(氯)氢化。热氢化是将四氯化硅与氢气在1100-1300℃,0.1-0.6Mpag下氢化为三氯氢硅;冷(氯)氢化是将四氯化硅与氢气、硅粉在500-600℃,2-3.5Mpag下氢化为三氯氢硅。但目前的技术,四氯化硅的摩尔转化率在20%左右,转化率普遍较低,而且一次处理能量较小,造成设备投资较大,电耗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以及满足不了节能降耗的标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以提高产品转化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以提高产品转化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进料管道的数量为一个,连通于所述反应釜底部的中心。
优选的,在所述进料管道外层依次套设第一尾气管道和第一冷却管道,所述第一尾气管道连通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尾气管道和所述第一冷却管道构成三层同心环结构的第一冷却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反应釜的底盘冷却水管道。
优选的,所述底盘冷却水管道内的冷却水为高温冷却水。
优选的,所述底盘冷却水管道的具体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尾气管道内流出的尾气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器为插管式冷却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器的第二尾气管道和所述第一尾气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的釜体具有与其双层石墨内胆的外壁形状相配合的内壁。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化反应的反应釜,通过对其进料系统进行改造,将进料管道的数量由原来的四个减少到一个,连通在反应釜底部的中心,从而优化了反应釜内气流的场效应分布,使其更加均匀,进而提升了产品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氢化反应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第一冷却器1,进料管道1-1,第一尾气管道1-2,钟罩2,底盘3,底盘冷却水管道4,第二冷却器5,电极6,电极冷却水进口6-1,电极冷却水出口6-2,发热体7-1,发热体横梁7-2,内层石墨内胆8-1,内层石墨内胆盖板8-2,外层石墨内胆8-3,外层石墨内胆盖板8-4,双层石墨保温底板8-5,底盘和钟罩密封垫冷却水进出管口9;
事故安全泄放口A,夹套高温水回水B,视镜高温水回水C,视镜观察口D,视镜高温水进水E,夹套高温水进水F,第一底盘冷却水进水G,第二底盘冷却水进水H,第三底盘冷却水进水J,混合物料进口K,底盘冷却水回水L,第二冷却器回水M,第二冷却器进水Q,反应尾气出口R,第一冷却器尾气出口U,进料喷嘴口V。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化反应的反应釜,以提高产品转化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氢化反应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氢化反应的反应釜,本设备主要的装置包括:进料系统、钟罩2、底盘3,其核心发明点在于,进料管道1-1的数量为一个,连通于反应釜底部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