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051.2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张洪伟;胡志刚;曹荣庆;徐静;孙文;张丙清;缪海澄;郭建斌;薛杏娟;毕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法尔胜材料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J1/1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检测 用增感屏增感 系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中,使用增感屏可以增强射线对胶片的感光作用,从而达到缩短曝光时间、提高工效的目的。反应增感屏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看增感系数,按照《JBT 5075-1991射线照相用铅增感屏》的规定,增感屏的增感系数不得小于2。增感系数是指胶片一定,线质一定,暗室处理条件一定,得到同一黑度胶片,不使用增感屏与使用增感屏的曝光量之比。目前测定增感系数的方法普遍使用曝光量之比,即对同一厚度的试件进行曝光,使用增感屏曝光时得到黑度D的胶片,曝光时间为T ,曝光量为E;重复对试件曝光,不使用增感屏时曝光,为保证得到同一黑度D的胶片,需要重复对试件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为T0 ,曝光量为E0,增感系数即为Q= E0/E,如果管电流相同或源活度相同,那么曝光量取决于时间之比即Q= T0/T,这种方法需要重复曝光得到不使用增感屏时的胶片黑度,使得黑度与使用增感屏时的相同。这种方法需要多次曝光,多次暗室处理,比较复杂,步骤繁琐,检测速度比较慢,检测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效果快并且检测效果好的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机、胶片装片和阶梯试块,所述胶片装片包括增感屏和胶片,所述增感屏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对折,所述胶片放置在对折后的增感屏上,使胶片一半在增感屏上,另一半不在增感屏上,将一半有增感屏的胶片贴在阶梯试块的平底面。
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所述阶梯试块的尺寸为285mm*60mm*20mm,分为十九个阶梯,厚度从2到20mm,每一阶梯厚度相差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一次曝光,一次暗室处理,同时得到使用增感屏和不使用增感屏多个黑度的胶片,直接转化成黑度之比,操作简单,检测效果快,并且检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胶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
X射线机1
增感屏2
胶片3
阶梯试块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机1、增感屏2、胶片3和阶梯试块4,所述增感屏2沿其长度方向的中线对折,所述胶片3放置在对折后的增感屏2上,使胶片3一半在增感屏2上,另一半不在增感屏2上;将一半有增感屏2的胶片3贴在阶梯试块4的平底面,所述阶梯试块4的尺寸为285mm*60mm*20mm,分为十九个阶梯,厚度从2到20mm,每一阶梯厚度相差1mm。
本实用新型射线检测用增感屏增感系数检测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曝光
采用180KV的管电压,600mm的焦距,用X射线机对贴有胶片的阶梯试块进行透射,透射时间为3min;
步骤二、洗片
将胶片放入经过充分搅拌的显影液中洗片,洗片温度为20±1℃,洗片时间为5min;
步骤三、定影
将洗片后的胶片置入水槽中冲洗1~2min,去除胶片上残留的显影液。然后将冲洗后的胶片移入经过充分搅拌的定影液中定影,定影温度为18~22℃,定影时间为20min以上;
步骤四、冲洗和干燥
将充分定影后的胶片置于流动的清水中冲洗,清水温度为18~22℃,冲洗时间为15~20min,待胶片冲洗后从清水中取出干燥;
步骤五、黑度测量与增感系数的测定
选取阶梯试块的某一厚度Tx,X从2到20 mm,对有增感屏的胶片和无增感屏的胶片均进行黑度检测,可以得到两组数据:分别为有增感屏的胶片的黑度为Dx,X从1到19;无增感屏的胶片的黑度为D0x,X从01到019,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法尔胜材料分析测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法尔胜材料分析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物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油压管路密封性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