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垒球球衣制作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5255.6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慧(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厦门东帮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5/00 | 分类号: | A63B45/00;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垒球 球衣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模具,特别是指一种棒、垒球球衣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正式比赛用的棒、垒球结构,主要是由具有弹性的球芯部份与包覆于球芯之外的皮制球衣构成。配合图1所示,该球衣是由两片“8”字形片材A对接缝合将球芯B包覆于其中而形成球体,在球衣的对接缝处缝制出线领以满足棒、垒球的外形要求,该线领的缝制通常是采用人工完成,因此对工人的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现今企业用工成本在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人工操作势必增加产品的制作成本;另外,皮制球衣的材料来源有限,且真皮材料价格较高,亦是造成产品价格难以降低之原因,进而难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再者,两片对接缝合的球衣对于球体的使用受环境的限制,如若在潮湿或雨水天气使用,球体必然会从球衣的接缝中向球芯部分浸水,造成球体重量增加,导体球芯部分松散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球体的弹性系数,无法保证球体原有的物理特性,大大降低了球体的使用寿命。
因此,便出现了PU材质的球体球衣,如图2、3所示,其是利用两个对扣的半球形模体1’、2’将球衣成型于球芯上,该方法虽可以实现机械化制作球衣以降低人工制作成本的作用,以及利用PU材质替换真皮材质降低材料成本,同时达到密封性佳而防止浸水的功能;但是由于受模体形状的影响,成型后的球衣中部会出现合模线3’,必须二次人工对整个球体进行削毛边才可以满足球体外形的要求,所以仍然存在制作工序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降低棒、垒球的制作成本,令二次加工更加简单,甚至无需二次加工即可满足球体外形要求的棒、垒球球衣制作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棒、垒球球衣制作模具,其由对应球衣的两个“8”字型片模体构成,该两片模体对扣即可形成球体球衣外形,该两片模体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在两片模体的对接处形成有搭接边,并在两片模体内表面的搭接面内侧形成有球衣表面的线领槽。
所述的两片模体搭接边内表面分布有支撑定位球芯的凸柱。
所述的可变形材料为橡胶、硅胶或具有弹性的软质树脂或硬质树脂。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采用PU材料制成球体球衣,两片模体对扣搭接后即形成一个完整的球衣成型腔,可变形的模体容易脱模,并且两个“8”字型片模体对接处的线领槽恰成型出球衣表面两片拼接的线领,以满足球体外形的要求,合模线恰位于球体的线领中,无需进行修边即可满足球体外形要求,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精巧,令球衣的成型简单易行,二次加工工序简化,大幅提高棒、垒球球体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棒、垒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棒、垒球球衣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3为现有棒、垒球球衣成型模具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棒、垒球球衣制作模具,该模具由对应球衣的两个可变形材料的“8”字型片模体1、2构成,该两片模体1、2对扣即可形成球体球衣外形,该模体1、2具有较佳的可变形能力,如采用橡胶、硅胶或具有弹性的软质树脂或硬质树脂等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模体1与模体2对接的搭接边11,在该搭接边11的模体内表面上设有定位凸柱12,以作为支撑其包覆球芯达到控制球衣厚度的功能;在该搭接边11内表面的内侧形成球衣表面的线领槽13;
所述模体2的周边内表面亦形有与模体1搭接边11配合的搭接边21,其与上述模体1的搭接边11恰好相对接形成与模体相同的厚度,同样在该搭接边21的模体内表面上设有定位凸柱22,以作为支撑其包覆球芯的功能;在该搭接边21内表面的内侧形成球衣表面的线领槽23;
如图4所示,两片模体1、2对扣搭接后即形成一个完整的球衣成型腔,制作球衣时,将球芯独立成型;在球芯的外表面上固定一纤维材质层,并在纤维材质层上均匀刷上一层PU层后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中;接下来静置或加温成形;最后脱模便形成整个球体,在球衣模具合模成型或是加温成型时,球芯表面的纤维材质层,具有透湿和通气性能;而涂抹于其上的PU渗于其中,球芯可与纤维材质层上PU熔合,PU在成型时,当部分气体无法排出时,因纤维材质层中具有空隙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吸气性,一些小气泡被吸收,从而可大大避免在合模成型中气体排放不均或排放不及时而产生气泡的情况。脱模后,合模线恰位于球体的线领中,无需进行修边即可满足球体外形要求,该成型模具结构简单,设计精巧,令球衣的成型简单易行,二次加工工序简化,大幅提高棒、垒球球体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慧(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厦门东帮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台慧(厦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厦门东帮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枪反力装置
- 下一篇:具有吸汗效果的瑜伽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