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滑金属屋面板及金属屋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405.0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魏峻峰;刘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启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0 | 分类号: | E04D3/30;E04D3/366;E04B7/00;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滑 金属 屋面板 屋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板,具体涉及一种平滑金属屋面板及金属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屋面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构造形式:第一种,波浪形连续搭接的金属屋面系统;第二种,两肋锁边的金属屋面系统。在上述两类金属屋面系统中,为增加金属屋面系统的抗风压能力,通常金属屋面系统都不平整,从而降低了金属屋面系统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滑金属屋面板及金属屋面系统,具有平滑的外表面,从而增强了金属屋面系统的美观性;而且还具有抗风压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滑金属屋面板,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整体轧制成形,包括:底面板(1)、位于所述底面板(1)两侧的左V字形肋边(2)和右V字形肋边(3);所述左V字形肋边(2)和所述右V字形肋边(3)沿所述底面板(1)的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左V字形肋边(2)沿所述底面板(1)的轴线向外弯折成钩形,包括:第一左折边(21)和第一右折边(22);所述第一左折边(21)和所述第一右折边(22)的相交处为弧形;在所述第一右折边(22)与所述底面板(1)的相交处设有第一肩部(23);所述第一左折边(21)设有第一限位部(211),在所述第一左折边(21)尾部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一板尾(212);所述第一右折边(22)设有第二限位部(221)。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11)设在所述第一左折边(21)的下部,所述第二限位部(221)设在所述第一右折边(22)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右V字形肋边(3)沿所述底面板(1)的轴线向外弯折成钩形,包括:第二左折边(31)和第二右折边(32);所述第二左折边(31)和所述第二右折边(32)的相交处为弧形;在所述第二左折边(31)与所述底面板(1)的相交处设有第二肩部(33);所述第二左折边(31)设有第三限位部(311);所述第二右折边(32)设有第四限位部(321),在所述第二右折边(32)尾部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板尾(322)。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部(311))设在所述第二左折边(31)的上部,所述第四限位部(321)设在所述第二右折边(32)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平滑金属屋面板,还包括:内排水沟(4)、底梁(5)、辅助支撑层(6)、扣条(7)、固定座(8)和压板(9);所述固定座(8)的底面与所述底梁(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8)支撑和固定相邻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的所述右V字形肋边(3)和所述左V字形肋边(2);所述压板(9)增强固定相邻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的所述右V字形肋边(3)和所述左V字形肋边(2);在相邻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的相接处安装所述扣条(7);所述扣条(7)包括:一体成形的平板部分(71)、位于所述平板部分(71)两侧的左挂钩(72)和右挂钩(73)、位于所述左挂钩(72)左侧的左U形端部(74)、位于所述右挂钩(73)右侧的右U形端部(75)、所述左U形端部(74)和所述平板部分(71)相连的左斜面部分(76)和所述右U形端部(75)和所述平板部分(71)相连的右斜面部分(77);所述平板部分(71)与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的底面板(1)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扣条(7)通过所述左挂钩(72)和所述右挂钩(73)与所述压板(9)固定安装;所述辅助支撑层(6)填充于所述底梁(5)和所述平滑金属屋面板的底面板(1)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固定座(8)上设置第一凸起(81)、第二凸起(82)、第三凸起(83)、第四凸起(84)、第五凸起(85)和第六凸起(86);所述第一凸起(81)与所述右V字形肋边(3)中的第三限位部(311)接触,所述第二凸起(82)与所述右V字形肋边(3)中的第四限位部(321)接触,所述第三凸起(83)与所述右V字形肋边(3)的第二板尾(322)接触;所述第四凸起(84)与所述左V字形肋边(2)中的第一限位部(211)接触,所述第五凸起(85)与所述左V字形肋边(2)中的第二限位部(221)接触,所述第六凸起(86)与所述左V字形肋边(2)第一板尾(212)接触。
优选的,所述左U形端部(74)与所述右V字形肋边(3)的第二肩部(33)紧密接触;所述右U形端部(75)与所述左V字形肋边(2)的第一肩部(23)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启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启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