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0104.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兆麟;李广兴;黄子球;叶宇劲;郑桂斯;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艾持平;武玉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监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所系统用的门禁系统,特别涉及用于多个室门的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因监所内的监室门每天需要多次打开和关闭,容易导致干警因疏忽而未能有效关闭监室门,从而引发意外事故,这使得监所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均很大。而如果所有监室的门都安装独立的门禁系统进行控制,虽然可以控制和了解门的关闭情况,但所需要的经费也十分庞大,性价比不高,而且依然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系统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与其它产品相比具有性价比高的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包括有多个监室门及其监控视频矩阵,对应每一个监室门均设有一个门状态检测器,各门状态检测器的触发开关量信号通过线路传输至门状态处理器,所述门状态处理器将信号传输至门状态管理终端进行显示,同时,所述门状态管理终端将监室门的开门报警信号传输至监控视频矩阵进行图像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门状态处理器的芯片是AT89C52。
进一步地,所述门状态处理器由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行列式矩阵输入扫描电路、通信电路及单片机组成,其中,所述复位电路的复位信号是外部输入的强制性信号;所述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的基础外围电路;所述行列式矩阵输入扫描电路对各门状态检测器的触发开关量信号进行检测,扫描产生各个报警的输入信号,输入单片机的I/O接口;所述通信电路将单片机经编程处理后的报警编码传输出去。
进一步地,行列式矩阵输入扫描电路是由128个二极管及单片机的I/O接口P0、P1、P2共24个输入输出口组成,其中,I/O接口P0及P2每一个输出接8个二极管,上述每一个输出口所接的8个二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I/O接口中的P1口相连,由此构成扫描各门状态检测器的报警输入信号。通信电路是由通信芯片SN75176和MAX232、电阻R1、R2、电容C6、C9、C10、C11、C12及单片机的P3口中的RXD、TXD组成,将单片机经编程处理后的报警编码传输出去。
本实用新型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产生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一台门状态处理主机就可以监测多达128个室门的情况,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与传统产品相比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该系统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显示,能使监所干警方便直观地看到各监室门的开关情况,从而有效地减轻干警检查各监室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门状态检测器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3的H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J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予以说明。
参见图1--图3,在本实施例所示的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中,门状态显示软件及门状态主机主要通过前端监室门105,以及连通放风场101与室内102的风场门103所安装的门状态检测器104对监室门的状态进行检测(在本实施例中,以104表示门状态检测器,为了简化附图标记的使用,并不是图中每一个门状态检测器都标注了104),一旦前端监室门105开启或未关好,门状态检测器104可触发开关量信号通过线路传输至总控室内的门状态处理器107进行处理,然后将信号传输至门状态管理终端108通过软件进行显示。该系统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使干警能方便直观地看到各监室门的开关情况,从而有效地减轻干警检查各监室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系统具有与监控系统联动的功能,门状态管理终端108会将监室门105和放风场门103的开门报警信号传输至监控视频矩阵进行图像联动。监室外门和放风场门开启时,系统的联动监控系统106在监控中心自动调出相应监室的外门和放风场101的摄像机图像,对监室门开启的情况进行视频复核。以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门状态监测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0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辛夷中制备木兰脂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充气柜操作机构的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