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光源的自动验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4901.2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东;蔡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方智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3/08 | 分类号: | D06H3/08;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光源 自动 验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布料疵点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光源的自动验布机。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水平的发展和纱线及织物质量的提高,以及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由应力产生的系列问题的减少,验布也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验布的目的是检测出织物的疵点,并作上标记。纺织工业传统的织物检验方法是人工验布,由于人工验布采用一人一台验布机对生产的织物进行全检,因此适应于各种织物。但是,人工验布检测速度较慢,一般在5—20米/分钟,1小时最多可检测出200个疵点。另外,人工验布仅在20—30分钟内精力可以很集中,超过后易发生漏检。即使是最熟练的验布工人也只能发现大于70%的疵点。由于人工验布对疵点检验的可靠性及重复性不能满足要求,随着织机产量的不断提高,高速度可靠的自动化验布体系的出现,成为验布工作的发展方向。在现有的自动化验布设备中,采用CCD高速摄像机进行检测是目前主流的发展方向,但是现有的验布机大都为单色光源,对疵点的识别率仍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光源的自动验布机,能够提高CCD图像的清晰度和疵点的识别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光源的自动验布机,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有CCD摄像机、主光源和背光源,背光源设置在布料一侧,主光源和CCD摄像机设置在布料另一侧,CCD摄像机与背光源相对设置,所述的主光源和背光源分别为红色、绿色或蓝色光源中的一种,并且主光源与背光源为不同颜色的光源。
所述的主光源到背光源的连线与CCD摄像机的主光轴具有20—70°的夹角。
所述的主光源可以为红色光源,背光源为蓝色光源。
所述的主光源也可以为绿色光源,背光源为红色光源。
所述的主光源还可以为蓝色光源,背光源为绿色光源。
所述的主光源为线光源,背光源为面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光源和背光源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两种颜色的光线从布料的两侧分别照射,提高了CCD摄像机拍摄图像的清晰度,使疵点在拍摄的图像中更为明显,有效提高图像分析设备对疵点的识别率,更准确、快速的检测疵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检测机构,2、CCD摄像机,3、主光源,4、背光源,5、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混合光源的自动验布机,包括检测机构1,检测机构1设有CCD摄像机2、主光源3和背光源4,背光源4设置在布料5一侧,主光源3和CCD摄像机2设置在布料5另一侧,CCD摄像机2与背光源4相对设置。所述的主光源3到背光源4的连线与CCD摄像机2的主光轴具有20—70°的夹角。这种方式设置的光源能够防止布料背面光线透过布料孔隙时的衍射现象对CCD摄像机成像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疵点检出率。为了使疵点在CCD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更为明显,提高图像分析设备对疵点的识别率,可以将主光源3和背光源4设置为不同的颜色。主光源3和背光源4的颜色可以从红色、绿色或蓝色光源中任选一种。例如,将主光源3设置为红色光源,背光源4为蓝色光源。或者将主光源3设置为绿色光源,背光源4为红色光源。也可以将主光源3设置为蓝色光源,背光源4为绿色光源。对于主光源3和背光源4形式,其可以是线光源,也可以是面光源,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光源。本技术方案中,从成本和检测精度两方面考虑,所述的主光源3采用线光源,背光源4采用面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方智测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方智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