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丁腈橡胶丙烯腈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1135.4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庆;张凯;徐鹏鹏;尚导宇;李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腈橡胶 丙烯腈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丁腈橡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丁腈橡胶生产产生的丙烯腈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丁腈橡胶生产工艺中,终止反应的胶乳进入脱气塔加热闪蒸,闪蒸出的气相经换热器冷凝,冷凝下来的液相即是腈水(丙烯腈与水的混合物)。腈水经过然后输入丙烯腈汽提塔蒸汽加热后,分离出丙烯腈气相然后冷凝,就得到纯度较高的回收丙烯腈,可以再进行回用,但是现有的丙烯腈废水处理工艺是经过丙烯腈汽提塔后生成的废水加碱液后直接通过输送泵送至污水厂进行排放。废水和碱液混合不充分,对废水内残留丙烯腈的消除效果不好,丙烯腈汽提塔生成的废水内残留丙烯腈浓度最高可达到150-200PPM,加入碱液后降至100PPM,残留丙烯腈浓度仍然较高,如此之高的残留丙烯腈废水对于污水厂冲击相当大,很容易杀死生化处理的细菌,而且对环境污染相当大,未能达到环保和污水厂的污水指标。
公告号CN101402476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腈废水的辐照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离辐射能够诱导丙烯腈发生聚合反应的原理,通过电离辐射使废水中的丙烯腈发生聚合反应,然后用过滤的办法将丙烯腈聚合体沉淀物从水相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从废水中去除丙烯腈的目的。该辐照处理方法本身也存在污染环境的威胁,且处理成本高,对原有设备的改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丁腈橡胶生产产生的丙烯腈废水的处理装置,能完全使废水中的残留丙烯腈符合污水厂以及环保局的要求,处理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丁腈橡胶丙烯腈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丙烯腈汽提塔、腈水储罐、废水输入管线、碱液输入管线、折流混合池和废水输出管线,腈水储罐通过腈水输送管线连接丙烯腈汽提塔上部的腈水入口,废水输入管线的入口端连接丙烯腈汽提塔底部的废水出口,废水输入管线的出口端伸入折流混合池前端的底部,碱液输入管线连接废水输入管线,废水输出管线的入口端伸入折流混合池后端的底部,废水输出管线的出口端连接至污水处理厂。
折流混合池内具有折流通道,经过折流混合池的作用,废水和碱液能够更充分的混合,对丙烯腈的去除效果好。折流混合池可利用厂区内原有的废碱液循环池进行改造,节约成本。通过这样设置,碱液的消耗量也会减少很多,节约了物料。
作为优选,碱液输入管线与废水输入管线连接点之后的废水输入管线上设有管道混合器。在废水和碱液的混合物进入折流混合池前再设置一个管道混合器,使得废水和碱液混合的更充分,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碱液输入管线上设有调节阀,折流混合池上方设有pH检测计,调节阀与pH检测计连接,pH检测计的pH探头伸入折流混合池中。pH检测计能够检测折流混合池内废水和碱液混合液的pH值,以此判断处理效果,若pH值达不到设定值,或超过设定值,pH检测计可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节碱液的输入量。
作为优选,折流混合池中设有若干折流板,若干折流板上下排布间隔设置形成折流通道。折流板在折流混合池中一块下,一块上依次间隔设置,这样混合液的流动为先从折流混合池前端的底部上涌,越过第一块折流板,然后从第二块折流板底部通过,这样以此类推。
作为优选,腈水输送管线上装有腈水输送泵。提供输送动力。
作为优选,废水输入管线及废水输出管线上均装有废水输送泵。提供输送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折流混合池和管道混合器,废水和碱液混合的充分,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能完全使废水中的残留丙烯腈符合污水厂以及环保局的要求,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丙烯腈汽提塔,2、腈水储罐,3、废水输入管线,4、碱液输入管线,5、折流混合池,6、废水输出管线,7、管道混合器,8、调节阀,9、pH检测计,10、pH探头,11、折流板,12、腈水输送泵,13、废水输送泵,14、腈水输送管线,15、蒸汽输入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1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