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丝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3124.1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明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润生 |
主分类号: | C03B37/035 | 分类号: | C03B37/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丝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拉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丝筒。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玻璃纤维制造行业在拉丝过程中使用的一般为纸质绕丝筒。这种纸质绕丝筒以两层以上耐水性较好的牛皮卡纸为主体材料,并使用专用胶水粘结而成,有的在表面贴有一层白纸。
这种纸质绕丝筒在重复使用时,由于牛皮纸耐水性不够好,拉丝过程中被水润湿后随机头高速旋转时容易发生爆筒,此外牛皮纸本身带有颜色,在烘干过程中会对纱团内层纤维产生颜色污染,同时牛皮纸的透气性差,不利于纱团的烘干,并且在纱团烘干后绕丝筒脆性变大,取筒时易损坏。
如何提供一种绕丝筒,解决现有的以牛皮纸为主体材料的绕丝筒的各种负面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丝筒,以解决现有的牛皮纸作为主体材料的绕丝筒的各种负面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丝筒,用于玻璃纤维拉丝的生产,该绕丝筒由一条采用玻璃纤维并捻纱编织的玻璃纤维布首尾搭接或者对接围成,所述玻璃纤维布条上的纱束或者经纬纱交叉重叠处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或者矩形。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以玻璃纤维并捻纱采用平纹或斜纹或缎纹织法编织而成。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单位面积克重在600克~1600克之间,厚度在0.6mm~1.5mm之间。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以经纱方向作为圆周方向首尾相连成圆筒形状。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首尾相接处或者圆周方向的边缘上均包覆有耐热氟聚合物薄膜或者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耐热氟聚合物薄膜。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圆周方向的边缘上设置有两层包覆层,分别为宽度相等,且依次相平齐贴合的四氟乙烯与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薄膜或聚全氟代乙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圆周方向的边缘上设置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或者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或者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或者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搭接处或者对接处粘结在一起。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首尾搭接处或者对接处设置有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连接粘结层或者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连接粘结层或者四氟乙烯与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薄膜连接粘结层或者聚全氟代乙丙烯薄膜连接粘结层。
优选地,上述对接处还包括贴附在所述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连接粘结层或者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连接粘结层或者四氟乙烯与全氟代烷基 乙烯基醚共聚物薄膜内连接粘结层或者聚全氟代乙丙烯薄膜连接粘结层上的玻璃纤维布加固片。
优选地,上述搭接处或者对接处设置有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或者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或者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或者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包覆层。
优选地,上述搭接处或者对接处包覆层设置有两层包覆层,分别为宽度相等,且依次相平齐贴合的四氟乙烯与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薄膜或聚全氟代乙丙烯薄膜和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设置有玻璃纤维布夹芯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布的首尾搭接处的宽度为10mm~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润生,未经明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3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合成系统
- 下一篇:柱状曲面钢化玻璃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