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碴漏斗车用卸碴机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0879.6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8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林量才;胡海平;姜强俊;刘凤伟;崔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28 | 分类号: | B61D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车用卸碴 机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卸碴漏斗车用卸碴机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卸碴机构控制技术是铁路石碴漏斗车卸碴机构的关键技术。目前铁路石碴漏斗车卸碴机构控制系统主要有气控和液控两种型式,均适应于采用单侧转动底门及二位双向气/液压缸驱动的卸碴机构,代表产品分别为中国KZ70型石碴漏斗车和澳大利亚石碴漏斗车。这种卸碴机构的缺点是卸碴位置不能调整,且底门数量多,导致车体结构和卸碴机构传动装置复杂,车辆自重大,。
美国研制了一种采用双侧转动底门和人力操作的卸碴机构,虽然简化了车辆结构和卸碴机构传动装置,但卸碴自动化程度低,底门难以控制,操作不安全,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碴漏斗车用卸碴机构控制系统,可实现卸碴自动操作和控制,并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卸碴漏斗车用卸碴机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置在卸碴漏斗车下部左、右两侧的左侧底门和右侧底门,所述左侧底门和所述右侧底门分别与所述卸碴漏斗车的卸碴漏斗相连接,所述左侧底门和所述右侧底门分别与一组卸碴机构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三位气缸和气动控制元件,所述气动控制元件包括第一截断塞门、三位三通气控阀、第二截断塞门、第三截断塞门、三位五通气控阀、第一梭阀、第二梭阀、二位五通手控阀和三位五通手控阀;
其中,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梭阀相连,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梭阀和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进口相连,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三位气缸的前腔和中腔相连,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的中间进口与供气主管相连,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的两侧进口均与大气连通;
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二梭阀和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进口相连,另一侧与第一梭阀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的出口与所述三位气缸的后腔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的左进口与所述供气主管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的右进口与大气连通;
所述二位五通手控阀的中间进口与所述供气主管相连,所述二位五通手控阀的两侧进口均与大气连通,所述二位五通手控阀的右出口与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中间进口相连,所述二位五通手控阀的左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梭阀和所述第二梭阀相连;
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两侧进口均与大气连通,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左出口分别与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一侧和所述第二梭阀相连,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的右出口分别与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一侧和所述第一梭阀相连;
所述第一截断塞门设置在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与所述三位气缸的前腔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二截断塞门设置在所述三位五通气控阀与所述三位气缸的中腔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三截断塞门设置在所述三位三通气控阀与所述三位气缸的后腔的连接管路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三位气缸与所述气动控制元件通过橡胶软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开关手柄,所述开关手柄与所述二位五通手控阀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作业手柄,所述作业手柄与所述三位五通手控阀连接。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转动底门、三位气缸和气动控制元件集成技术,对铁路货车石碴漏斗车卸碴进行自动操作和控制,实现车辆在轨道左侧、右侧和内侧卸碴以及卸渣位置和卸渣流量无级调整;同时可在车辆非卸碴作业工况下对底门进行安全锁闭,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关门位时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在任意卸位时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左侧或右侧卸位时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在内侧卸位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0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体浮力快速测试装置
- 下一篇:按边分类的三角形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