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衰老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761.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严赞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Q19/08;A61Q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52104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活性 成分 衰老 防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衰老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属日用化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太阳辐射是指到达地球表面的连续电磁辐射,包括部分紫外线和可见光,其中可见光波长为400nm~800nm,紫外线波长为200nm~400nm。皮肤科学界将紫外线分为短波紫外线(UVC,200nm~280nm)、中波紫外线(UVB,280nm~320nm)和长波紫外线(UVA,320nm~400nm)。
在UV和可见光光谱内,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波长越短,能量越强,越容易导致皮肤病变。其中UVC对生命细胞的杀伤能力最强,但基本上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UVA和VUB,所以UVA和UVB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作用光谱,UVB仅累及表皮,而UVA和可见光对真皮影响最大。
UVB辐射能导致皮肤产生红斑或水疱,促进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致使褐斑的形成。UVA可以透射到真皮组织,给血管壁和结合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带来缓慢的变化,从而引起皮肤的褐色化、皮肤的弹性下降,促时皱纹的产生,使人急剧老化;另外还可以促进红斑反应,引起光毒反应或光敏反应。
敏感的皮肤在阳光下连续经过UVB、UVA的辐射,还能损伤DNA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皮肤癌。如今,环境污染使大气层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日益严重,防御过量的UVB、UVA的辐射,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对延缓衰老十分重要,使得消费者的防晒意识越来越强,促进了防晒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机理是基于其中含有防晒活性成分,称为防晒剂。防晒剂可分为两大类:物理性屏蔽剂和化学性吸收剂。物理性屏蔽剂主要是利用某些无机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钛等)及新型有机粉体对紫外线的散射或反射作用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侵害。化学性吸收剂则是对紫外线具有吸收的物质,常用的有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水杨酸酯及其衍生物、肉桂酸酯及其衍生物、二苯酮类化合物、樟脑类衍生物、苯骈咪唑类及其衍生物、三嗪类及其衍生物、二苯甲酰甲烷类衍生物等。
从产品流行趋势来看,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防晒吸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此类防晒吸收剂是利用天然植物中的抗紫外线成分,能克服化学紫外线吸收剂的不良作用,弥补物理屏蔽剂的不通透性的同时达到防晒的效果,具有防晒性能持久、作用温和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市售防晒品的主要成分特征吸收峰一般在250~320nm区间,对紫外线UVC和UVB的辐射有较好的吸收,而对UVA的吸收较差。而阳光紫外线到达地表的UVA约占95%~98%,UVB仅占5%~2%。开发天然、宽光谱UV吸收剂,能提供对UVA和UVB的综合防护,特别是对UVA辐射有强吸收的防晒剂,将是市场的必然选择。而现有技术目前未公开理想的对UVA和UVB能够起到综合防护作用的防晒霜产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对紫外线UVB和UVA有均衡的强吸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衰老、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晒霜是由具有抗氧化、防晒作用的藤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油茶籽油等复配,制备而成的天然抗衰老、防晒护肤品,对紫外线UVC、UVB和UVA均有强吸收,特别是在320nm~380nm范围内有稳定的强吸收功效,克服了市场上天然防晒产品对UVA吸收能力弱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衰老防晒霜,由包括A、B和C的三种组分制备而成;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含有:硬脂酸2-8份,C18醇1-3份,棕榈酸异丙酯4-8份,羊毛脂0.5-2份,吐温-600.1-0.5份,尼泊金甲酯0.05-0.25份,去离子水35-45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含有:三乙醇胺0.2-0.8份,甘油6-10份,司盘-600.5-3份,EDTA0.2-0.8份,氮酮0.5-2份,去离子水28-35份;C组分按重量份计,含有:藤茶提取物0.15-0.35份,甘草提取物0.2-0.4份,油茶籽油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