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数据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91943.7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邹清全;刘奋;吕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朱海煜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监控 系统 数据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的后台普遍采用通信服务器加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加客户端服务器这样的技术架构。通信服务器负责与车载数据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同时通信服务器将来自车辆的数据直接存入关系数据库中,客户端服务器再将用户正在查看或使用的数据从关系数据库中提取出来。
这样一种系统架构没有考虑到车辆监控应用本身的特点。首先,车辆远程监控系统需要监控的车辆数巨大,并发连接数多;其次车辆监控系统需要监控的车辆信号多,虽然单个信号的数据量并不大,但是因为有大量的零星数据,数据需要存储的时间较长,长期积累的数据量巨大。
基于以上提到的车辆监控应用的特点,单一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数据存储能力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在通信服务器到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写入端,由于车辆数和单车的信号数量大,且数据均为单个零星的数据,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硬盘,单次IO操作只能写入少量的数据,很快会达到硬盘的IO极限,固态硬盘的IO能力虽然能够满足需求,但是其存储成本会成倍的增加,且固态硬盘的容量有限,无法满足长时间存储的要求。利用Oracle的RAC技术虽然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但是RAC本身的软硬件成本非常高昂,方案本身的性价比不高。
2)数据查询响应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量会逐步的增多,相应的数据查询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数据查询也会占用数据库服务器的IO资源,增加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会造成系统崩溃。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数据存储和读取的效率的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
该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用于与车辆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服务器、用于存储车辆监控数据的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及用于接收访问请求的客户端服务器,所述通信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及客户端服务器与数据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管理模块还与内存数据库模块连接,所述客户端服务器与所述内存数据库模块、关系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管理模块通过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关系数据库服务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服务器为web服务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车载终端的数据并发送给数据管理模块;
2)数据管理模块根据客户端服务器反馈信息将数据分为实时监控数据和未监控数据;
3)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到一内存数据模块内,客户端服务器能访问内存数据模块内的数据,未监控数据存储到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内。
优选地,未监控数据首先存储在一数据缓存模块内,待数据缓存模块内数据存储到一定量时再一次性的批量写入到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内。
优选地,数据缓存模块内数据写入到关系数据库之前,会先对缓存的数据进行分类压缩处理。
优选地,数据管理模块将内存数据模块内的历史数据存储到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用于车辆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数据管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数据管理系统在原来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数据管理模块和一内存数据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可将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到内存数据模块内,客户端服务器可直接访问内存数据模块来读取相应的监控数据,与数据写入关系数据库再从关系数据库中读出的方式相比,简化了数据读取的流程,从而有效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大大提高监控数据的实时性;而对于未监控数据,数据管理模块可通过数据缓存模块一次性批量写入,这样也可有效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对硬盘等存储设备也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生物质灰渣快速改良土壤团聚体的方法
- 下一篇: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