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7563.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坤;周宪东;谢东;杨保全;南勇;黄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走行轨式 三角 挂篮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沿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下侧前后间隔设置前支座和后支座,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前、后支座的底端均置于连续梁的梁体上,前支座的顶端设有正压轮,后支座的顶端设有反压轮,反压轮压于主桁架纵梁,正压轮顶于主桁架纵梁下侧,(二)将主桁架纵梁前端抬起,使主桁架纵梁的前端与前支座的正压轮脱离,(三)前移前支座,然后将主桁架纵梁的前端重置于前支座上,(四)将主桁架纵梁的后端抬起,使后支座向上脱离连续梁的梁体顶面,(五)前移后支座,(六)将后支座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七)将底模总成通过倒链固定在左、右侧外滑梁上,再将底模总成从三角挂篮的后吊系统上卸下,(8)解除三角挂篮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预埋件的连接,前移三角挂篮,后将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与连接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九)紧固连接前支座和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纵梁为开口向下的卷边槽钢,后支座顶端设有两反压轮且两顶轮分别压在上述卷边槽钢的两卷边上;前支座的顶端设置两正压轮且两正压轮分别顶于卷边槽钢的两卷边下侧。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座的正压轮顶端高于前支座的上端面,在步骤(八)中,三角挂篮移动到位后,前支座的上端面与主桁架纵梁前端的槽钢底面之间塞有钢板,前支座的正压轮与钢板共同支撑主桁架纵梁前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主桁架纵梁的前端通过液压千斤顶顶起,在步骤(三)中,前支座为利用塔吊前移,当前支座前移到位后、前支座与主桁架纵梁前端槽钢底面之间塞入钢板前,用全站仪测定前支座在该段的横向偏移数量,对前支座进行横微调,使主桁架纵梁与前支座位置吻合,然后千斤顶缓慢卸载,并最终使主桁架纵梁前端落在前支座的正压轮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先松动三角挂篮后锚位置与连续梁梁体的预埋件连接,再通过液压千斤顶顶在三角挂篮的后锚位置将三角挂篮后端顶起。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座中部设有梁孔,在步骤(六)中,将后支座梁孔内穿插扁担梁,再通过该扁担梁与连续梁的梁体的预埋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走行轨式三角挂篮走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挂篮为成组设置且共设有两组,每组三角挂篮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三角桁架且两三角桁架之间通过横联连接,两组三角挂篮为对称设置于连接梁的梁体两侧,两组三角挂篮反向同步行走,所述的三角挂篮主桁架纵梁为位于三角桁架中底边位置的纵向水平延伸的底桁架,在步骤(三)中,同组内两主桁架纵梁下侧的两前支座移动到位后,两前支座之间用横向槽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5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显示器ATC同时显示和控制切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收线均匀的收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