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儿清热宁中药颗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86535.2 申请日: 2012-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3006773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吴亚;李精云;丁红强;朱成功;孟庆乐;黄占海;方永霞;杨蕾;朱来峰;付晓宁;满喜霞;罗琦;马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539 分类号: A61K36/539;A61K9/16;A61P31/00;A61P29/00;A61P11/00;A61P31/22;A61P1/02;A61P31/12;A61P11/04;A61P31/14;G01N30/02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地址: 477293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小儿 清热 中药 颗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儿清热宁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头痛等,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而危及生命。药物治疗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个体差异大,耐受力差,西药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因此选用疗效好、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现代中成药,对患儿的顺利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宝,中药抗病毒作用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小儿清热宁无论从药效学研究还是临床应用报道,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疏散风热、息风止惊,杀菌抗病毒作用均非常明显,提高了小儿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使毒血症状能迅速缓解,有效的控制了感染的发生,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儿清热宁颗粒适用于普通感冒、风热型感冒、病毒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等多种疾病。方中羚羊角粉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的主药,因本品兼有清热作用,故常用于壮热不退、热极动风之证;人工牛黄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作用,用于温热病及小儿惊风、壮热神昏、痉挛抽搐等证;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且有轻宣疏散之效;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柴胡对外感发热有透表泻热功效;板蓝根有清热解毒作用;水牛角粉治疗温热病及小儿热证效果良好;冰片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疏散风热、息风止惊之效,杀菌抗病毒作用更明显。

目前,小儿清热宁颗粒国家药品标准中,羚羊角、水牛角等贵重动物药粉的制备,采用的是普通粉碎技术,影响物料的粉体质量,并且在目前的制备工艺中容易造成物料软化、熔融,甚至变色、焦化等,热敏成分容易破坏,烘干困难、吸湿性大、流动性差、烘干时间长、药粉色泽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影响小儿清热宁颗粒的产品质量。

目前小儿清热宁颗粒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有含量测定项记载,仅有黄芩中黄芩苷的薄层鉴别一项质控指标,增加金银花中绿原酸,黄芩中黄芩苷及牛黄中胆红素等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法含量测定,提高小儿清热宁颗粒的质量,十分必要。目前需要对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对现有小儿清热宁颗粒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通过改进其制备工艺提高小儿清热宁颗粒质量。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小儿清热宁颗粒选用以下中药组份为原料制备而成,各组份以重量份计: 

羚羊角粉25份,牛黄25份,金银花3000份,黄芩2500份,柴胡2500份,板蓝根3500份,水牛角浓缩粉250份,冰片5份,苹果香精适量。

本发明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取配方量的羚羊角、水牛角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粉碎,配方量柴胡,洗净,润透,切厚片,加8倍量水,温浸,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金银花、黄芩、板蓝根分别除杂,黄芩、板蓝根切片后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h,第二次1.5h,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将此混合液于60-80℃条件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05~1.10的清膏,将此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干膏、糊精、蔗糖重量比为1:1:4,把糊精、蔗糖与羚羊角粉、牛黄、水牛角粉配研均匀后,加入干膏混合,再加入乙醇作为粘合剂,制粒、整粒、干燥,喷入冰片﹑挥发油、苹果香精溶液,混匀,即得。规格为8克/袋;4克/袋。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产品中黄芩苷、绿原酸及牛黄中胆红素含量,使产品中每0.5克含绿原酸(C16H18O9)不少于0.30毫克;每0.5克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少于3.0毫克;每0.5克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少于0.42毫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6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