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883.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1/02 | 分类号: | H01T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娟娟;朱海煜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折装置,尤其涉及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弯折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所使用的火花塞一般包括沿火花塞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电极,位于中心电极外的绝缘体,将绝缘体包裹在内的筒状金属壳及一个端部接合到该金属壳的前端部的接地电极。接地电极被配置成末端面对中心电极,由此在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限定火花放电间隙。
需要专用装置将接地电极弯折为所需形状,这类装置通常包括将接地电极未与壳体连接的端部弯曲的弯部成形部件,防止接地电极在弯折过程中变形的靠模,带动弯部成形部件运行的部件,带动靠模运行的部件,以及用于支撑接地电极以进行弯折操作的部件等。公开号为CN10216024A、名称为“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及火花塞的制造装置”的我国专利申请即公开了一种涉及弯部成形部件和靠模的火花塞制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折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于该机架的靠模及弯部成形部件,此外,这种弯折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第一行程部件,其设置在机架上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沿所述机架移动,在移动预定距离后,即使得与其关联的所述靠模转换到工作位置;第二行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包括:运动单元,所述运动单元在所述第一行程部件从其初始位置开始移动预定距离后,即开始移动,运动转换单元,其将所述第一运动单元的移动转换为曲线运动,从而带动与该运动转换单元关联的所述弯部成形部件动作。
通过在第一行程部件和第二行程部件的初始位置之间设置间隔距离,使得在驱动部件的一次作用下,第一行程部件和第二行程部件可先后行进,从而使得关联于第一行程部件的靠模先转换到工作位置随后弯部成形部件即进行弯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是火花塞的一个示例性示图。
图1b是接地电极例如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弯折装置弯曲之后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弯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a是图3所示弯折装置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结构在第一单元261的端部261d已经行进经过间隔80碰触到运动单元281时的状态;图3c示意了弯部成形部件24的细部。
图4是图3a所示结构的可替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意性示例,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描述的各实施例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理解本发明,且意在示例而非限制。图中各元件、部件、模块、装置及设备本体的图示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仅示意性表明这些元件、部件、模块、装置及设备本体之间的相对关系。
在本文的所有示例中,均以弯折装置弯折火花塞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此所示例的弯折装置也可用于弯折其它需要弯折的部件。
图1a是火花塞的一个示例性示图。火花塞包括沿火花塞轴线方向延伸的中心电极10,将设在中心电极10外的绝缘体(未示出)包裹在内的金属壳11,一端连接于金属壳11的接地电极12。在下文描述中,将接地电极12与金属壳11连接的一端称为基端而将另一端称为末端。图1b是接地电极例如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火花塞弯折装置弯曲之后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弯折装置包括机架20,靠模22,弯部成形部件24,第一行程部件26,第二行程部件28,弹性部件30及驱动部件32。
结合图1,在弯折接地电极12时,靠模22设置在中心电极10和接地电极12之间,以便在弯折过程中使接地电极12形成期望的形状。在本文所有示例中,将弯折过程中靠模22所处的位置称为工作位置。在本示例中,靠模22设置于机架20并与第一行程部件26关联。
第一行程部件26以可直线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20上。在驱动部件32的作用下,第一行程部件26可以从初始位置开始沿机架移动,并在移动了预定距离时,使与其关联的靠模22转换到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防腐外裹隔热油管
- 下一篇:均配稀土三芳基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