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683.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苏跃朋;黄啟;崔阔鹏;石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苗种 培育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鳗苗种的养殖,尤其是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花鳗(Anguilla marmorata;marbled eel)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鳗鲡总目、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的一种,又称鲈鳗;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体形似鳗鲡,吻圆钝,眼间隔宽平,稍大于吻长,唇褶宽厚;鳞排列呈席纹形鳞群,鳞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皮下;侧线中位,侧线孔明显;奇鳍互连,背鳍低而长,始点与臀鳍始点间距大于头长;脊椎骨100~110块,体灰褐色,腹面白色,体及鳍上具云状花纹,并有大小均匀的灰黑色斑点;背鳍和臀鳍后部边缘黑色。
花鳗是世界上鳗鲡属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北至韩国济州岛,东至小笠原群岛,南至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西至非洲东海岸的纳塔尔;在中国,钱塘江至海南省各江河水系中都有分布。花鳗生性奇特,它为降河性洄游鱼类,在海洋里产卵繁殖,鱼苗进入江河、水库等淡水中成长;常常喜栖息于沿海的河口区域,也有上溯栖居于山间溪谷中;它白天潜伏于石缝或土穴中,夜间出来活动;体壮而有力,性情较凶猛;它以动物性食料为多,常以鱼类及无脊椎动物诸如小鱼虾、贝、蟹和蠕虫等为主要食料。
据研究,花鳗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它不但肉质好,味道鲜美,花鳗氨基酸达18种,脂质以甘油三脂为主,无机元素、EPA、DHA含量高,其中DHA>EPA,营养价值优于日本鳗和欧洲鳗。目前,花鳗苗种培育方式多采用水泥池流水模式或土池养殖模式,养殖密度低,养殖成活率低,耗水量大,且土池养殖模式容易造成花鳗逃跑;所以花鳗养殖经济效益不高主要集中体现在苗种标粗培育阶段,造成花鳗这种高营养,高经济价值的产品一直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养殖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花鳗苗种标粗培育阶段技术的不足,根据花鳗的生活习性,提供一种提高花鳗苗种标粗培育密度,提高培育成活率和花鳗苗种生长速度,降低花鳗苗种培育成本的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为达到上述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水泥养殖池,建造一个面积为10m2大小的长方形水泥养殖池,水泥养殖池长×宽为4m×3m,水泥养殖池的深度至少1.2m以上,水泥养殖池底部中央略低于四周,养殖池底部中央设有一排水口,排水口盖有一钢丝网;
b)、网箱制作,利用PVC管制作一个四边比水泥养殖池的四边分别短40cm且底面比池底高10cm的框架,框架底部采用多根PVC管撑起,将隔网包裹框架的四周及底部构成一网箱,网箱高度为1.2m以上,网箱上框架长×宽为3.2m×2.2m,网孔内径使花鳗不能逃出即可,不可过密造成,流水或排污不便,且网目过密,易使网布容易粘附污物,堵塞网孔,网箱顶部用PVC管制成的框架撑起,将网箱放入水泥养殖池中,网箱不接触水泥养殖池的四周和底部,网箱与水泥养殖池的池壁留出40cm的空隙方便下池刷网,冲洗操作;网箱使花鳗有个相对干净的生长环境,脱离池底污物,避免花鳗苗种长期在污物中产生疾病,且方便水泥池换水排污工作;
c)、在水泥养殖池的四角分别放置一个水流助推器,选用长60cm且内径5cm的PVC管,并去除PVC管一端口横截面的1/3部分并形成一倾斜口,选用四个PVC管的倾斜口向下,分别以45℃角斜放伸入网箱,PVC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水泥养殖池的四角的水流助推器的接口处,并在水泥养殖池四角分别筑设与水流助推器一体固定且长、宽、高为20cm×20m×5cm的水泥块,便于整体固定水流助推器,并在每个PVC管靠近水泥块端开一小口,插入与水泥养殖池外空气连通的导气管,通气时,水泥养殖池四角的水流助推器通过PVC管沿着逆时针方向喷水,使水泥养殖池中水流形成逆时针循环,同时气流通过导气管顺着PVC管向上冒出,水流顺着气流方向形成流动效果,给花鳗苗种营造一种流水环境,促进花鳗游动,加快消化速度和摄饵速度,且换水时方便污物进入水泥养殖池中央的排水口集中排出;
d)、在水泥养殖池的网箱内部还设有多个用于增氧的充气气石,充气气石通过管路与鼓风机连通,充气气石以每平方米水面一个气石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未经珠海市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